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定碳酸酐酶Ⅲ (CAⅢ)及其mRNA在胸部良性肿瘤、肺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腺癌病人肋间肌中的表达,探讨CAⅢ在一些疾病状态下的调控情况。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开胸肿瘤切除术的38例住院病人取肋间肌组织活检,根据术后肿瘤组织病理结果提示纵膈良性肿瘤10例、肺腺癌28例。根据COPD诊断标准把病人分为三组:纵膈良性肿瘤组(10例)、肺腺癌组(12例),COPD合并肺腺癌组(16例)。其中,COPD合并肺腺癌组病人根据COPD严重程度分级分为轻度COPD组(7例)和中度COPD组(9例):肺腺癌组病人根据肿瘤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6例)与无转移组(6例),根据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组(3例)、中分化组(6例)及高分化组(3例)。然后,利用ELISA法定量测定病人肋间肌CAⅢ的浓度,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病人肋间肌CAⅢ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各组病人肋间肌中CAⅢ的浓度定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差异,探讨CAⅢ在COPD等疾病状况下的调控情况。结果:1.CAⅢ的浓度定量(ng/ml):①与纵膈良性肿瘤组比较,肺腺癌组病人肋间肌CAⅢ的浓度显著升高(22.47±3.83vs15.43±1.15,P<0.01),且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24.94±3.83vs20.00±1.68,P<0.05),CAⅢ浓度在低、中、高分化肺腺癌各组病人肋间肌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20.87±1.41vs22.71±3.62vs23.59±6.33,均P>0.05);②在COPD合并肺腺癌组,病人肋间肌CAⅢ浓度较肺腺癌组显著降低(17.56±1.63vs22.47±3.83,P<0.01),较纵膈良性肿瘤组显著升高(17.56±1.63vs15.43±1.15,P<0.05),CAⅢ浓度在轻、中度COPD两组病人肋间肌的表达无显著差异(18.37±0.69vs16.92±1.81,P>0.05)。2.CAIII mRNA相对表达量(2-△△Ct):①与纵膈良性肿瘤组比较,肺腺癌组病人肋间肌CAIII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4.56±1.44vs1.00±0.74,P<0.01),且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高(5.90±1.34vs3.53±1.12,P<0.01),但CAIII mRNA水平在低、中、高分化肺腺癌各组病人肋间肌中无显著差异(5.35±1.23vs4.14±1.36vs4.82±1.41,均P>0.05);②在COPD合并肺腺癌组,病人肋间肌CAⅢ mRNA水平较肺腺癌组显著下降(2.11±0.78vs4.56±1.44,P<0.01),但较纵膈良性肿瘤组显著升高(2.11±0.78vs1.00±0.74,P<0.01);在轻、中度COPD两组病人肋间肌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2.44±0.56vs1.89±0.90,P>0.05)。3.病人CAⅢ的浓度定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与病人的FEV,%Pred呈正相关(P<0.05),与病人的年龄、体重指数、FEV1/FVC%、PaO2、PaCO2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4.在各组病人,其肋间肌CAⅢ mRNA表达水平与CAⅢ浓度定量呈现一致性表现,即mRNA表达水平升高组,其蛋白浓度定量也升高;相反,mRNA表达水平降低组,其蛋白浓度定量也降低。结论:1.肺腺癌组和COPD合并肺腺癌组病人肋间肌的CAⅢ的浓度定量及其mRNA水平表达均较纵膈良性肿瘤组高,病人的不同疾病状态可以影响CAⅢ在其肋间肌的表达。2.COPD合并肺腺癌组患者肋间肌CAⅢ的浓度定量及其1mRNA表达水平均较肺腺癌组显著下降,表明肺腺癌可以上调肋间肌CAⅢ;中度COPD组病人肋间肌CAⅢ的浓度定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低于轻度COPD组,虽然差异不显著,但结合病人肋间肌CAⅢ的浓度定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与病人的FEV1%Pred呈正相关的证据,也有趋势预示COPD病人肋间肌CAⅢ水平可能通过某些调控机制与其肋间肌功能状态发生相互影响;在轻度COPD病人中,肋间肌CAⅢ水平的上调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3.由于病人肋间肌CAⅢ的mRNA表达水平与CAⅢ的浓度定量呈现一致性表现,在COPD等疾病状况,患者对CAⅢ的调控可能主要在上游DNA转录水平得到实现,使得其肋间肌CAⅢ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异常,进而影响其肋间肌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