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种伤害或痛苦不是基于有形或无形的丧失,而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多多少少发生着丧失,有可能是亲人的离去,也有可能是失去了一份重要的工作,又或者是丢失了曾经珍视的一个物品。这些丧失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引发负面的情绪和行为。丧失分为资源丧失、关系丧失和依赖丧失三种类型。失依儿童缺失父母的关怀和照料,心理上无法依靠父母,这样相对明确的丧失情境导致家庭角色缺失以及家庭联结减少,可能引发儿童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果无法应对得当将导致儿童严重的适应问题。本研究拟基于心理弹性的视角对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进行探索,对丧失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失依儿童心理关护方案。本课题的三个分研究对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进行逐步深入的探索和验证。研究一采用质性研究,对60名失依儿童进行访谈,梳理总结了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特征、感知、影响及其表现出的心理弹性和控制感应对。研究二根据梳理出的质性探索结果,编制了针对于失依儿童丧失情境的感知问卷,为后续的量化研究提供工具。研究三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对较大样本中的失依儿童的丧失感知、影响及应对进行相应探索,使用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失依儿童关于丧失的感知、影响及其心理弹性与控制感的应对作用机制。上述三个分研究的结果表明:(1)失依儿童生活情境中普遍存在丧失,具有丧失情境的共同特征,即明确丧失(而非隐性丧失),以及失依儿童情境中的独有特征,即家庭贫困、年幼丧失、其他亲属抚养与学校照料;(2)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包括家人陪伴、家庭维系与情感支持丧失感知,基于此编制的丧失感知问卷包括12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符合质性研究结果,信效度良好;(3)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处于较高水平,受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4)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对个体情绪和行为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丧失感知可以预测失依儿童的情绪;(5)心理弹性在失依儿童丧失感知对个体消极情绪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受到控制感的调节。(6)可以通过对失依儿童心理弹性与控制感的干预,缓冲丧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使儿童更好地适应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