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传统的频率选择表面(FSS),有源频率选择表面(Active FSS)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能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电磁特性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实现方式、馈线系统的设计以及无线供能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相关技术。(1)首先,总结并设计了3类常用的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实现方式,得到了其电磁特性,结合等效电路法和FSS场分布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对比了3类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优劣。(2)其次,分析了馈线系统对频率选择表面电磁特性的影响,之后基于缝隙型FSS,根据FSS谐振原理,针对单个极化方向设计了一种共面馈线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共面馈线破坏FSS结构从而对FSS电磁特性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况。(3)进一步,设计了一款新型的互补型频率选择表面,首先在其背面的贴片之间放置PIN二极管,同时将贴片单元本身作为馈线,实现了低频通带的开启和关闭功能,有效地避免了馈线、销钉等对FSS电磁性能的影响;接着,将前文提出的共面馈线方式应用于本有源FSS,形成了双层可调FSS,实现了FSS在多个通带之间切换或是全频带关闭的功能,显著地提高了FSS在天线隐身应用方面的灵活性。(4)最后,设计了无线供能有源FSS控制电路以及与之对应的FSS结构,利用电磁波在FSS单元上产生的感应电压为其供电,控制PIN二极管的开关状态,从而在不同时间段内实现FSS传输系数等电磁特性的切换。有效地解决了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在带内对所罩天线(天线阵)进行隐身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