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特征实验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kai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造煤的低强度、高储能、快速解吸和低渗透性的特性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根本原因,是造成瓦斯含量测算不准、瓦斯聚集致灾的重要原因,也是构造煤发育区煤层气难抽采的直接原因。本论文以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特征为研究核心,立足于分析煤体结构物性差异,优化建立了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实验装置,分别对鹤壁、平顶山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进行了瓦斯解吸初期特征实验室实验,得出了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阶段解吸模式,分析了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特征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构造煤瓦斯解吸数学模型,最后对瓦斯含量测定中的瓦斯损失补偿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实际考察。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同一地点的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吸附能力差别不大,但构造煤初期瓦斯解吸速度和解吸量远大于原生结构煤。在瓦斯解吸的0-3min内的瓦斯解吸量、解吸速度与解吸时间t呈现幂指数关系,解吸量曲线符合Q=Atb的形式,瓦斯速度曲线符合Vt=At-b形式。(2)构造煤初始瓦斯解吸速度大,解吸速度衰减快,但衰减率相差不大,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瓦斯解吸初期规律差异主要表现在第1min。构造煤第1min解吸速度V1在1.2254.197 ml/(g·min),原生结构煤V1速度在0.4853.683 ml/(g·min),构造煤解吸速度是原生结构煤解吸速度的1.252.84倍;实验显示构造煤瓦斯解吸前10s、30s、1min、3min、10min瓦斯量占60min瓦斯解吸量的比例分别为:16%、24%、31%、45%和64%。(3)瓦斯解吸速度与解吸时间曲线总是呈现一下降的单调有限函数。粒度越大瓦斯解吸速度越小,吸附平衡压力越大解吸速度越大,且构造煤的瓦斯解吸初速度要大于原生结构煤,煤体破坏程度越高,粒度对瓦斯解吸初速度的影响越小。(4)将实验室测定的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数据与现有的经验公式拟合比较后发现,构造煤瓦斯解吸的0-3min内的解吸规律与文特式拟合效果较好,即在双对数坐标下构造煤瓦斯解初期解吸量与解吸时间呈线性关系: Ln (Vt ) = BL n(t )+ c。(5)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构造煤初期解吸规律的因素。变质作用不但产生了气源,而且影响了煤中孔隙由大孔向中孔、小孔的演变,孔隙形状由开放孔向封闭孔的转变并伴随畸形孔的产生;煤粒中大孔、中孔的分布及连通性决定了瓦斯运移初期能力的强弱;此外,煤粒粒度越大瓦斯解吸速度和解吸量越小,衰减越慢,粒度与瓦斯解吸量之间符合关系式: Qt = ax2+ bx + c,且随解吸时间的增加,a、c值增加、b值减小;吸附平衡压力与瓦斯解吸速度V1之间符合V1 = B·Pkp。(6)提出了构造煤瓦斯解吸曲线的分段函数数学模型。认为构造煤0-3min的瓦斯解吸特征公式为:经实验验证后效果较好,可作为工程应用。
其他文献
悬臂式箔片气体动压轴承是一种以悬臂式弹性元件作为支承的自作用式气体动压轴承,其特殊的结构使得此类轴承具有自适应力强、低摩擦损耗、高转速以及良好的运转稳定性等突出的优点,此轴承有着非常深远的发展前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机械设备转速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而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气体轴承的高速稳定性问题。本文对悬臂式箔片气体动压轴承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
104号矿体是广西佛子矿主要的富矿体之一,由于长期采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又未及时进行充填,导致其上部留下了大量采空区,为矿柱的回收及下部矿体的开采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论文
随着气动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应用范围的不断广泛及气动系统向高速化等方向发展,气动系统中的结露问题对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气动系统的结露会对系统的性能和元件寿命产生不
核岛主设备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关键设备,其功能是将反应堆中载热剂的热量传给二回路,使二回路产生一定压力的蒸汽,以推动汽轮机工作,蒸汽发生器中的载热剂带有放射性
学位
硫酸钙晶须,作为一种新型高档功能型晶须填料,在塑料、橡胶、聚氨酯、摩擦材料、过滤材料、轻质建材、隔热材料和涂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
推土机是基础建设中主要应用的工程机械之一,通过对国产推土机的不足和缺点的分析,建立了推土机的工作装置自动控系统,以降低操作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和生产率。因此对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