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以化学杀菌剂为主,但是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不仅使病原菌对其产生了抗性,而且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病害防治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主要探究了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测定了它与其他有益微生物的兼容性,制备了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种衣剂,并进行了防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有益微生物与核盘菌平板对峙试验中,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对核盘菌A367的抑制率为45.43%,白囊耙齿菌DK6为20.31%,萎缩芽胞杆菌O2为54.80%。在离体的油菜叶片上,Ma321.93对菌核病的抑制率最高,为40.21%。探究Ma321.93的孢子液对菌核病的抑制作用发现,Ma321.93对菌核病的抑制作用与其孢子浓度有关,且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大田防效试验表明,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能显著抑制菌核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40.72%,且显著增加油菜籽千粒重和单株油菜籽产量。
2.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可以与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混用的其他有益微生物,结果表明Ma321.93与淡紫紫孢菌Z-2-1a、白囊耙齿菌DK6之间的拮抗性较小,对萎缩芽胞杆菌O2、枯草芽胞杆菌K106的抑制作用较强。将Ma321.93发酵液分别与菌株Z-2-1a以及菌株DK6发酵液1︰1混合后处理油菜叶片发现,对菌核病的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Ma321.93发酵液没有明显提高。
3.本研究制备了绿僵菌Ma321.93种衣剂,评估了其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绿僵菌种衣剂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对油菜出苗率没有影响,但是使油菜的根长、茎长有显著提高;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对苗期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44.85%,在田间试验中防效为42.16%。
1.在有益微生物与核盘菌平板对峙试验中,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对核盘菌A367的抑制率为45.43%,白囊耙齿菌DK6为20.31%,萎缩芽胞杆菌O2为54.80%。在离体的油菜叶片上,Ma321.93对菌核病的抑制率最高,为40.21%。探究Ma321.93的孢子液对菌核病的抑制作用发现,Ma321.93对菌核病的抑制作用与其孢子浓度有关,且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大田防效试验表明,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能显著抑制菌核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40.72%,且显著增加油菜籽千粒重和单株油菜籽产量。
2.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可以与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混用的其他有益微生物,结果表明Ma321.93与淡紫紫孢菌Z-2-1a、白囊耙齿菌DK6之间的拮抗性较小,对萎缩芽胞杆菌O2、枯草芽胞杆菌K106的抑制作用较强。将Ma321.93发酵液分别与菌株Z-2-1a以及菌株DK6发酵液1︰1混合后处理油菜叶片发现,对菌核病的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Ma321.93发酵液没有明显提高。
3.本研究制备了绿僵菌Ma321.93种衣剂,评估了其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绿僵菌种衣剂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对油菜出苗率没有影响,但是使油菜的根长、茎长有显著提高;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对苗期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44.85%,在田间试验中防效为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