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实验在体外研究槲皮素对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合前期测序结果筛选出miR-181a-5p作为目的基因分析该基因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功能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分析槲皮素与miR-181a-5p对口腔癌的抗肿瘤效应及调控分子机制,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方法:1.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Tca-8113和Cal-27细胞系(Tca-8113:0,200,250,300,350,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转录组和microRNA分析中国地鼠口腔黏膜癌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编号:317725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在体外研究槲皮素对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合前期测序结果筛选出miR-181a-5p作为目的基因分析该基因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功能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分析槲皮素与miR-181a-5p对口腔癌的抗肿瘤效应及调控分子机制,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方法:1.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Tca-8113和Cal-27细胞系(Tca-8113:0,200,250,300,350,400μg/m L;Cal-27:0,100,200,300,400,500μg/m L),4μg/m L的顺铂作阳性对照。分别培养24 h,48 h,72 h后,CCK-8法检测口腔癌细胞增殖情况,筛选出槲皮素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用于后续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及周期;Transwell(添加基质胶)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使用q PCR检测细胞处理前后的miR-181a-5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PTEN、BCL2L11蛋白的表达。2.使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RNAi MAX Reagent瞬时转染miR-181a-5p mimics和无关序列。将细胞分为miR-181a-5p mimics转染组、miR-181a-5p mimics转染+槲皮素组、无关序列组(NC)、槲皮素组以及对照组。转染结束后分别对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进行检测;使用q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Akt、FOXO1、PTEN及BCL2L11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FOXO1、p-FOXO1、PTEN和BCL2L11的蛋白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实验组Tca-8113和Cal-27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减弱,细胞凋亡增加并显示出明显的细胞周期阻滞;筛选出最佳浓度为350μg/m L(Tca-8113)和400μg/m L(Cal-27)及最佳作用时间为24h;miR-181a-5p,PTEN及BCL2L11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2.槲皮素以及miR-181a-5p对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或miR-181a-5p单独处理细胞后,PTEN和BCL2L11在m 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P<0.05);Akt和FOXO1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但Akt和FOXO1的m RNA和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槲皮素以及miR-181a-5p可能通过影响PI3K/Akt通路发挥抑癌作用。3.槲皮素联合miR-181a-5p对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作用:在细胞中转染miR-181a-5p并给予槲皮素后,与对照组相比PTEN和BCL2L11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磷酸化的Akt和FOXO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但Akt和FOXO1在m RNA和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呈现出与槲皮素和miR-181a-5p单独使用时相似的趋势,但是又比单独使用时展现出更强的作用效果(P<0.05)。说明上调miR-181a-5p并给予槲皮素后对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作用更强。结论:1.槲皮素可抑制口腔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并导致周期阻滞,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上调miR-181a-5p、PTEN和BCL2L11有关。2.槲皮素可与miR-181a-5p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两者共同促进PTEN表达,负调控PI3K/Akt通路,减弱FOXO1磷酸化水平,并引起BCL2L11的表达增加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1)研究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原发病灶Gleason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等因素对PCa患者全身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同时明确其与PCa核素全身骨显像Soloway分级间的相关性;2)探讨SPECT平面骨显像的半定量分析法对PCa全身骨显像单发骨骼浓聚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科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且确诊PCa的1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胆囊阴性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7月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同时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63例胆囊阴性结石患者。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获取常规平扫图像(TNC)、有效原子序数图、虚拟单能量图(40-200ke V)及虚拟平扫图像(VNC)。测量阴性结石与邻近胆汁CT值及有效原子序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在TNC及VNC图像中,由两名
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钙抑制(CaSupp)技术在急慢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光谱CT及MRI扫描。医师A、B采用二分法对Casupp图进行主观评价;医师C对MRI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并以其结果作为金标准。医师A、B的评价结果采用Kappa检验评估诊断的一致性,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的诊断效能。在常规CT图及CaSupp图上分别测量骨折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胸部CT表现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6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根据血清学诊断)的胸部CT表现;并进一步分析ANCA相关性血管炎在治疗前后的CT影像学变化。结果:61例研究对象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24-89岁,平均64岁,其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51例;蛋白酶
目的:1.分析肾透明细胞癌增强CT的影像组学特征与核素肾动态显像Gates-GFR的相关性。2.探讨保留肾单位术前与术后GFR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分析Gates-GFR评价术前患肾功能的准确性。3.从10种常用的GFR估算公式中筛选出更适合评价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GFR的公式,探讨影响公式准确性的因素,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列线图。方法:1.回顾性分析单侧肾细胞癌患者56例。纳入标
目的:比较溶剂萃取、溶剂蒸发和共溶剂法三种方法制作载胰岛素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差异,观察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s)成骨分化及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溶剂萃取(EMS)、溶剂蒸发(SMS)和共溶剂法(CMS),制备三种粒径分布相似的PLGA微球。考察制备方法对微球性能的影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中国地鼠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动物模型,模拟人类OSCC的癌变过程,探究hedgehog通路在OSCC癌变中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以hedgehog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转录因子Gli2为切入点,明确Gli2对OSCC细胞系Tca8113、Cal27和SCC9细胞增殖、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最终阐明hedgehog/Gli2
目的:为了实现肿瘤靶向药物的释放过程,促进肿瘤组织中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吸收和积累,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我们引入纳米氧化石墨烯(NGO)和具有靶向作用的多肽HN-1作为药物载体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载药系统。方法:1.利用氢键和π-π键将具有口腔鳞状细胞癌靶向性的HN-1和化疗药物阿霉素(DOX)与纳米氧化石墨烯(NGO)连接,并运用傅里叶红外测量仪,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和紫外荧
背景:围绝经期女性唾液分泌障碍表现为唾液分泌减少和成分改变。研究表明其发生与雌激素含量降低密切相关。氯离子通道是唾液分泌过程的原始动力,α-唾液淀粉酶是唾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之一,雌激素含量变化是否通过影响氯离子通道和α-唾液淀粉酶参与围绝经期女性唾液分泌障碍的发生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低雌激素状态下,下颌下腺雌激素受体,氯离子通道和α-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变化,通过细胞实验观察雌激素受体G
目的:通过建立“牙列-颌面部骨骼-颞下颌关节-舌侧矫治器”动态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方式的Ⅱ类牵引对颞下颌关节的受力影响,探究对颞下颌关节损伤较小的Ⅱ类牵引使用方式,为临床合理应用舌侧矫治Ⅱ类牵引,降低颞下颌关节相关疾病的危险性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1.建立“牙列-颌面部骨骼-颞下颌关节-舌侧矫治器”动态三维有限元模型。2.模拟临床实际情况在模型上进行颌间牵引。工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