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结构表面缺陷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建筑工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结构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导致的缺陷,在服役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疲劳引起的缺陷。传统的通过人类眼睛看、耳朵听的缺陷识别方法无法满足自动化、高效率、高准确率的需求,亟需发展新的结构缺陷识别方法。近年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图像处理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图像处理的交叉知识检测结构表面缺陷是当下结构状态监测和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开展了基于图像的结构表面缺陷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铁路轨枕缺陷识别的边缘检测增强卷积神经网络方法为了检测轨枕图像中是否含有裂纹,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两阶段轨枕裂纹识别方法。第一阶段,利用3*3邻域极差算法进行边缘检测,搜索图像中可能的裂纹区域,并使用固定阈值来二值化。然后,通过一系列数学形态学操作消除部分边缘检测结果中的噪声和非裂纹目标,得到含有少量噪声、下水管、污渍等目标的二值图像。第二阶段,建立一个CNN模型来进一步识别滤波后边缘检测结果中的各个目标,并对图像是否含有裂纹做出最终判断。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3*3邻域极差算法比Sobel和Canny算法检测出的裂纹更清晰,且本文构建的CNN模型分类边缘检测结果的精度可达到95%。(2)钢板缺陷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初检与Unet精检两阶段方法在铁路轨枕缺陷识别中我们利用边缘检测增强的CNN模型对轨枕表面的缺陷做出了精确判断,但是对缺陷在图像中的位置、缺陷的大小和形状无法做出判断。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一种,Unet被用在许多真实的图像分割任务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它可以逐像素对结构表面图像中的缺陷进行识别,以此可得出缺陷的更多信息。本文首先使用CNN模型对钢板图像中是否含有缺陷做出判断,含有缺陷的钢板图像使用改进的Unet模型进一步检测。Unet模型由编码器和解码器构成,编码器通过多次降采样提取了具有大感受野的特征,解码器将通过多次上采样产生分割结果,因此大感受野的特征无法直接作用于模型的分割结果,而使其性能受到限制。在Unet模型的编码器输出和模型输出之间引入一个新的分类分支以利用编码器提取的大感受野特征改善Unet分割缺陷图像的性能。在模型训练时重复使用样本数量少的缺陷类,以避免样本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两个实际的缺陷检测项目展开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表面缺陷识别方法研究。在检测铁路轨枕裂纹时,我们提出的3*3邻域极差算法检测出的裂纹边缘比Sobel算法和Canny算法更清晰,基于形态学运算构建的滤波方法可以过滤大量非裂纹目标,并且建立的CNN模型对裂纹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5%。在检测钢板表面的缺陷时,我们通过给Unet的编码器输出和模型输出之间引入新的分类分支提高了其性能,并在训练中重复使用样本数量少的缺陷有效改善了样本不平衡问题。
其他文献
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对异种材料复合构件的高性能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异种材料物理属性差异较大,在苛刻服役工况下,常规制造方法生产的复合构件并不能满足高强度、高延展性、耐腐蚀性的多重需求。激光金属沉积作为增材制造的一种,运用其灵活的制造功能成型梯度功能材料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考虑到IN625的高强度,316L的良好延展性,本文通过激光金属沉积成型316L-IN625梯度功能材料,并进行高温退
激光熔化沉积装备为专用单机装备研制生产方式,其研制周期长、成本高和质量性能不稳,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模拟仿真、监控预测和优化控制,是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激光熔化沉积装备研制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数字孪生思想,构建激光熔化沉积装备数字孪生技术体系,开展激光熔化沉积装备数字孪生安全预警虚拟校核和工艺质量模拟仿真等研究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激光熔化沉积装备数字孪生技术体系。基于激
干法制粒技术作为一种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具有高效、可循环纯物理加工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湿敏和热敏的颗粒制备。针对当前干法制粒工艺大都是通过人为经验调整,缺乏理论数据的分析,而设备大都是以模仿为主,存在着效率低、卡片、颗粒成型率不高、漏粉严重等问题,本文以企业研发的小型干法制粒机LGS5为平台,通过工艺建模仿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片体和制粒效果的影响。同时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考虑
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因为其具有相对丰富的原材料,经济可行性,可调节的表面化学,易于加工,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化学稳定性,快速的传递动力学和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虽然大多数碳材料都具有比较高的比表面积,但是它们的电导率常常会随着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增加而降低,这极大地限制了比容量。如何对碳材料进行合理的孔隙结构设计和表面掺杂改性,是研究的重点难题。本论文主要围绕提高
硅具有高达约4200 mAh g-1的储锂比容量,远高于商业化应用的石墨电极(372 m Ah g-1),因此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硅电极在锂化和脱锂的过程中体积膨胀巨大(约280%),极大地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Si/SiCO/Si“三明治”结构多层薄膜体系,旨在利用具有碳网结构的Si CO层双面抑制硅体系的体积膨胀,以提高电极体系的容量保持率与倍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Si和Si
随着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制备微电路成为研究者们竞相追逐的热点。玻璃材料因其具有高透射率、耐腐蚀性、高稳定性、高硬度以及较强的绝缘性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成为诸多研究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针对当前的玻璃基板表面微电路制备工艺技术存在加工精度低、生产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以及需要额外添加电极材料等缺点,本文对激光诱导反向沉积工艺机理进行研究,利用该工艺在玻璃基板表面制备平
作为一种具有空间周期性并呈现出弹性波/电磁波禁带特性的新型人工结构,声子/光子晶体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更是凭借其“小尺寸控制大波长”与能量局域化的特性,在低频减振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针对具有低频减振特性的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结构开展研究,旨在获得具有低频宽禁带、减振性能好的声子晶体人工结构。进一步针对声光调控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双重禁带的最优声光子晶体结构。针对低频振动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对于学生相关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堂提问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问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有效思维,这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
激光焊接具有热影响区小、残余应力低、能量密度高、焊接过程精确可控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及航空工业等领域。激光焊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焊接过程中熔池传输机理、小孔行为等决定着焊缝形貌及焊接接头质量。然而,这些焊接过程涉及的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异种金属激光焊接和铝合金双光束焊接三维瞬态热流耦合模型,研究激光焊接过程熔池流动与传热、小孔演化及异种金属间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为主。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检验自我的英语实用水平来提升自信,收获将应用英语于现实生活中的满足感。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互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本文试总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整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