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MM的干旱区小城镇雨洪系统优化研究--以宁夏镇北堡镇为例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ylovez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些年来极端降雨情况的频繁发生,在应对暴雨来临时城镇的雨洪设施并不能发挥其充足的效用,无法减轻由暴雨带来的危害。在城乡规划中,传统的防洪工程规划、雨洪工程规划方法在设计时按照常规算法,无法动态模拟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在面对迅速发展的城市洪涝灾害问题,运用这些方法却早已出现了瓶颈,亟须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方法去解决错综复杂的雨洪系统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运用暴雨雨洪管理模型(SWMM模型)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雨洪系统问题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文以典型干旱区小城镇即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为研究区域。首先对国内外雨洪模型和排水防涝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阐述了雨洪排除系统数学模型机构成与模型的应用情况。其次对SWMM模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阐述了雨洪模型模拟雨洪系统的基本方法和运行步骤。针对研究区域按照传统设计方法,确定了各项设计参数,规划设计了镇北堡镇雨洪管网。最后基于以上研究,进行了降雨情境设计,并对SWMM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率定。以干旱区小城镇为研究区域,针对研究区域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用地性质、地形特点、对镇北堡镇区进行概化分区,共划分为68个汇水子区域,接着在SWMM当中建立雨洪系统模型,并在不同的降雨重现期下进行降雨雨量模拟,针对出现的过载、溢流问题进行了优化。同时对优化过后的管网系统以及增加LID措施后的系统进行了模拟,为干旱区小城镇雨洪系统设计及优化提供了参考。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国内外雨洪模型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学习吸收了雨洪模型理论和实践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干旱区小城镇雨洪系统的优化研究。以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镇区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该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降雨过程线,运用了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法。对整个研究区域进行了子区域的划分和管网概化,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进而建立了该地区的雨洪系统模型。
  (2)针对1年、5年、20年及30年四种不同的暴雨重现期,分批次、分阶段地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不同重现期所对应的峰值径流量分别为:11.43m3/s、21.22m3/s、33.09m3/s、36.55m3/s,径流量达到峰值时间迟滞约10-17min。通过模拟数据分析并确定了各个存在洪流、溢流问题的管段及节点。
  (3)经过管网节点和管段的调整之后,整个雨洪系统的过载相比调整之前明显减少,管道的管渠的过载也明显减轻。在增加LID(低影响开发)措施后,发现相比没有LID开发控制措施,流量峰值发生的时间推迟了15分钟,洪峰流量削减率为21.53%。节点运行结果后发现,节点淹没数量由6个减少为4个,节点的淹没持续时间至少减少34%。
  (4)基于以上研究,通过SWMM模型可以查看出各个汇水区域出现的雨洪问题,也可以分析出哪些排水管道和排水节点出现了过载,在不同的降雨情境下的模拟结果可以为城市雨洪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设计规划方案。并配合LID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干旱区小城镇的雨洪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的主要工作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高中地理教师要发挥地理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恰当而不失时机地开展育人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95-02  课堂是教学的主
期刊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下,基础教育要从国家层面出发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中地理课程具有不容忽视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以“水循环”为例,探索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实践育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地理;实践;水循环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89-02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使
期刊
[摘 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地理教材,有助于教师厘清教材内部各知识要素间的层级递进关系、构建结构清晰的知识系统、把握教学设计的正确方向,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国内学者对地理教材分析的一般方法,运用ISM分析法分析湘教版教材中“认识地球”一节的内容,最终构建出由低到高共10级的教学结构序列。  [关键词]ISM分析法;初中地理;教材分析;湘教版  [中图分类号] G633.55 [
期刊
摘要:诗歌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学形式,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诗歌教学需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鉴赏意识,注重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我国诗歌从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历程曲折且优美。学生在学习诗歌作品过程中,可以通过了解语言的独特以及不同诗歌的诗意来培养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如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展开教学策略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期刊
本论文收集了北海冠头岭东南水域近期现场水文泥沙调查资料、水下地形观测资料及遥感影像资料,并作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水域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波浪传播变形数学模型,采用近期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确定了模型参数及代表潮型。针对游艇母港工程方案进行了潮流场模拟计算,并进行了工程水域岸滩稳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开挖港池、航道泥沙回淤的分析与计算。得到了如下几点结论:
  (1)拟建工程岸段以往复流为主,涨潮主流自东南向西北向,落潮主流自西北向东南向,且工程海域潮流动力相对偏弱。
  (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中水利设施的发展尤为迅速。2011年颁发的中央1号文件更是为接下来的水利发展尤其是农田水利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探索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形成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和工程的建设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侧重于针对监理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作用及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
在港口的海岸工程建设中,流场的改变和泥沙的淤积是港口建设和维护中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工程建设初级阶段选择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具有十分只要的意义。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可以为建设初期提供资料,在考察设计的方案合理性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建立台湾海峡潮波模型和崇武至南日岛海域(含湄洲湾)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根据实测水文资料验证模型。分别对诚峰一级渔港工程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计算工程后工程水域水动力条件变化。在精度允许和提高计算速度的条件下,建立湄洲湾海域大模型,利用模型算到的结果作为计算区域的
水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往往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频繁,水环境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排灌两用泵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太湖周边众多城市正在或已基本完成防洪大包围工程,通过建闸切断内河与外河之间的联通,实现调蓄洪水的目的,通过泵站运行将内河涝水排入外河,排除内涝。在枯水期,通过闸泵配合,也可以承担为城区内河活水,起到改善水环境的作用。
  竖井贯流泵装置因其自身优良的性能特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竖井贯流泵装置结构和性能等研究方面
P相层状锰基材料具有理论容量大、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作为钾离子储能的材料。然而,更大的氧-氧距离导致对K+-K+排斥的有效屏蔽更少,从而使得材料初始钾含量低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中间相。因此,多个相转变会导致容量衰减,并且低钾含量导致初始容量低。这些都会导致电化学性能差。钾离子电池的研究正处于瓶颈期。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使用掺杂的方法来提升材料的容量和倍率性能,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通过高温固相法,以KxMnO2为改性的原始材料,我们成功制备了铜掺杂正极材
采用地质雷达技术进行水利工程水泥搅拌桩防渗墙的无损探测,虽已应用较广,但在基本探测参数选择、探测方法等方面研究仍不足。论文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结合现场原位试验方法,进行了斜坡下水泥搅拌桩地质雷达探测研究,探究探测方法原理,推导相关经验公式,对深入研究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利用地质雷达对下埋有目标体的上覆盖土层进行浅层土体含水率测定,通过建立粉土上覆盖层含水率与其介电常数关系物理模型,利用下埋水泥柱用作电磁波波速标定,将反演计算得到的粉土相对介电常数与配置的一定含水率梯度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