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O数据库和组织芯片技术对REG4在结肠癌中表达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wewrasf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探索结肠癌KRAS突变型和野生型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REG4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并探讨REG4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结肠癌基因芯片数据库,利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利用UALCAN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分别验证候选基因的差异表达和预后,确定候选基因REG4。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REG4相关蛋白和通路。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手术的94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石蜡标本(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REG4表达情况,探讨REG4差异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由GEO数据库分析结肠癌相关芯片数据集GSE39582,对KRAS突变型(MUT n=217)和野生型(WT n=328)的结肠癌组织基因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共得出54675条结果,其中23605个基因表达上调,31160个基因表达下调;共筛选出包括REG4在内的6个结肠癌KRAS突变相关的差异基因,确定REG4为候选基因。2、利用UALCAN数据库进行TCGA在线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REG4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27e-8)。3、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REG4高表达组结肠癌患者总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HR=0.6)。4、UALCAN数据库显示,REG4在不同结肠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结肠粘液腺癌组织中的REG4表达显著上调,腺癌组织中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57e-4,P=4.36e-5)。5、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REG4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表达水平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EG4高表达组结肠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高于REG4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2=5.470,P=0.019)。REG4表达水平越高,结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越高。7、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REG4表达是结肠癌潜在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6,HR=0.482,95%CI:0.257~0.905)。结论1、利用GEO数据库并通过UALCAN及GEPIA数据库筛选出结肠癌差异表达和预后相关的候选基因REG4。2、运用蛋白网络互作分析显示REG4通过泛素依赖因子、EGFR等信号通路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3、REG4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病理分级及年龄有关;4、REG4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良好相关,是结肠癌潜在的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兴衰决定了国运的兴衰,文化强弱决定了民族的强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我国以经济实力为直接表现,在世界范围,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表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的弱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空前重视,将发展文化提升到治国理政新的高度,
目的采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涂抹小鼠口腔的方法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通过体内对牙周炎小鼠进行全反式维甲酸灌胃(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干预,研究ATRA对牙周炎小鼠中M2型巨噬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用15只7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1)感染对照组(Sham)(2)单纯牙周炎组(P.g+CMC)
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在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中,蛋白激酶家族CAMK中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G(CAMK1G)是否对其产生影响,并对其中发生的机制进行推论。方法1、细胞株的筛选与培养:选取两种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进行培养,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和健康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CAMK1G蛋白在SGC-7901、BGC-823细胞中均上调,因此选择以上两种细胞株进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结直肠癌较高的死亡率的原因之一是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快速出现与发展。近年来,CDGSH铁硫结构域2(CDGSH iron sulfur domain 2,CISD2)被认为是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的基因,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目前尚无报道。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q-
目的研究RNA结合蛋白KHDRBS3(KH domain containing,RNA binding,signal transduction associated 3)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研究KHDRBS3对胃癌细胞的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以期为胃癌的临床早期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细胞株的培养: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
目的卵巢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Micro RNAs(miRNAs)已被发现在卵巢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但miR-3154在卵巢癌中的潜在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iR-3154在卵巢癌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组织样本:30例卵巢癌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15例转移灶及配对的原发性卵巢癌组织、15例复发性卵巢癌组织及配对的原发性卵巢癌组织。将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和A2780
目的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精子相关抗原5(sperm associated antigen 5,SPAG5)在膀胱癌的表达情况和临床预后,并在临床病理标本中进行验证,旨在为以后膀胱癌的个体化和精准化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检索Oncomine数据库分析SPAG5在不同膀胱癌数据中m RNA的表达情况。下载GEO数据库GSE13507中SPAG5的临床病理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分析SPAG
目的NID2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尚未清楚。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NID2在胃癌(G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此探究NID2是否有潜力成为治疗胃癌的新型靶点。方法首先通过Oncomine在线数据库分析NID2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再利用Linked Omics在线数据库找到其正相关基因并导入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进一步通过Strin
目的本实验通过采集尸体手指表皮指纹(由表皮嵴线排列分布而成)与真皮纹路(即真皮浅层的纹路分布)的信息,以期找到表皮指纹与真皮纹路之间特征信息(总体特征与细节特征)的关联与差异,分析真皮纹路在复原手指表皮嵴线与个体识别的相关应用中的可行性,讨论性别因素对表皮、真皮中的特征信息的影响,拓展指纹的应用领域与范畴,为法医学、痕迹检验技术、个体识别及皮肤组织学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从2019年1月至
目的探讨以超声形态学特征为主要诊断方式的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简单规则(International ovarian of tumor analysis Simple rules,IOTA SR)、妇科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Gynecologic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GI-RADS)、恶性风险指数1(Risk of malignancy algorith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