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功能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能否通过提高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大鼠脑组织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水平而促进受损脑功能的修复。 【方法】 依据Bielke等“结扎一侧子宫角血管,延迟剖宫”的方法建立宫内HIBD大鼠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为另一侧未结扎子宫内的大鼠。采用随机法分别将两组大鼠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20只。因实验过程中意外死亡,实际进入统计的为HIBD干预组18只、非干预组15只,正常干预组18只、非干预组19只。四组大鼠均提供12h光/12h暗昼夜光变化,自由进食进水,定期换笼。早期干预采用公认有效的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的方法,于术后24h进行;非干预组按常规饲养,为期28d。大鼠脑功能测试采用悬吊试验、行走试验、一次被动回避反应法及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观察其脑神经电生理改变;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HE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NGF检测采用ELISA法。统计学检验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结果】 1、行为测试结果,四组大鼠悬吊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F=2.29,P>0.05),行走试验结果及一次被动回避反应步入潜伏期(step-through latency,STL)具有显著差异(F=7.31,x~2=20.86,P<0.05)。其中,HIBD干预组大鼠行走试验时间(8.11±2.89)s明显短于HIBD非干预组(10.47±3.46)s(P<0.05),与正常对照组(6.06±1.89)s及(8.05±2.46)s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干预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正常非干预组(P<0.05)。HIBD干预组大鼠STL(177.5s)明显长于HIBD非干预组(98.00s)(P<0.05),与正常非干预组(180.00s)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短于正常干预组(281.50s)(P<0.01);正常干预组STL明显长于正常非干预 组(P<0 .05)。 2、BAEp检测,四组大鼠BAEp的I、11、IV波潜伏期(peak lateney,pL)及11一 Iv、I一Iv波峰间期(inte甲eak lateney,IpL)存在显著差异(F汗2.59,F:I二3.62, F,v=14.92,FI,,v=8.85,F,一,v之11.46,P<0.05)。其中,HIBD干预组大鼠BAEP 的xl、xV波PL(2 .21士0.11)ms、( 4.13士0.25)ms,及I一Iv波IPL(2.74士0.10)ms 明显短于I诬IBD非干预组(2.30士0.09)ms、(4.25士0.16)ms、(2.80士0.17)ms (尸<0.05),与正常非干预组各波PL及IPL无显著差异(P>0.05),但W波 PI及11一Iv(1.91士0.09)ms、I一Iv波IpL长于正常干预组(3.93士0.17)ms、 (1.74士0.15)ms、(2.58士 0.14)ms(p<0.05);正常干预组BAEP的IV波PL及 xl一Iv、I一xv波IPxJ明显短于正常非千预组(4.08士0.14)ms、(1.85士0.13)ms、 (2 .71士0.11)ms(P<0.05)。 3、脑组织病理观察,HIBD组与正常组大鼠区别明显。HIBD组海马CA!区神经 元缺失远较正常组多(F二71.20,P<0.01),但HIBD干预组(30.31士0.40)与 HIBD非干预组(29.90士0.34)及正常干预组(32.68士0.35)与正常非干预组 (32.25土0.37)之问无显著差异(P>O.OS)。 4、脑组织NGF含量检测,四组大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海=26.09,F皮二11 .44, 尸<0.0一)Q其中,HIBD干预组海马、额皮质NGF的含量(2052.03士133.25)pg/g、 (1481.09士80.95)pg/g明显高于HIBD非干预组(1919.55士137.51)pg/g、(1370.89 士128.86)pg/g(p<O,05),但海马NGF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2343.58士 134.19)pg/g、(2174.70士167.31)pg/g(p<0.05);正常干预组海马NGF的含量明 显高于正常非干预组(P<0.05)。 5、四组大鼠行为测试结果与脑组织NGF的含量之间呈相关关系。【结论】 旱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的早期干预方法是促进HIBD大鼠脑功能修复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改善其感觉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减轻神经行为后遗症,对正常大鼠脑功能的发育也有促进作用。促进脑组织内源性NGF水平的持续升高是早期干预促进HIBD大鼠脑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也是增强正常大鼠脑功能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由病区护理团队实施的克服病耻感的赋能教育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脑卒中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血栓成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血管内治疗且成功取出血栓患者63例,进行回顾
目的 探讨藏族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窒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1873例藏族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窒息将其分为窒息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究地西他滨(DAC)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C8712凋亡的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DAC作用于人食管癌细胞EC8712,MTT法检测DAC对EC8712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AC对
目的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生及恶化进展过程中的潜在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 首先,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36755的GIST芯片数据.然后通
目的 评价芳香疗法对化疗相关性恶习呕吐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纳入建库至2020年3月期间关于芳香疗法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 评价单纯针刀治疗与其他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试验设计及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