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犊牛培育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哺乳期犊牛基础代谢率高,生长发育迅速,然而体贮能量不足,日粮、环境、管理等任何变化都会对犊牛造成应激,从而影响犊牛的生产性能甚至危及犊牛的健康。因此保证这一阶段犊牛的能量需要,促进犊牛的快速发育意义重大。试验一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低能量、中能量、高能量三组,每组4头,从5日龄起,分别饲喂蛋白水平相同,总能为18.51 MJ/kg, 19.66 MJ/kg及20.80 MJ/kg的三种代乳品。每日记录犊牛开食料的采食情况,并于犊牛10、20、30、40、50、6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犊牛体重及体尺指标,同时采集犊牛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三组犊牛饲料日进食量分别为706.9 g、666.9 g和569.3 g;10~6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98、544和488 g/d,中能量组犊牛日增重高于低能量和高能量组;犊牛60日龄时,中能量组犊牛的体高、体斜及管围显著的高于其它两组(P<0.05)。血清尿素氮、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不受代乳品能量含量的影响,但日龄对哺乳期犊牛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试验二试验动物与日粮同试验一。分别于犊牛12~20日龄、22~30日龄、32~40日龄、42~50日龄和52~60日龄期间进行五期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对DM、OM、EE、CP、GE及P的表观消化率及代谢率均随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12~20日龄,中能量组犊牛O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42~50日龄,中能量组犊牛EE、CP、GE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52~60日龄,N表观消化率:中能量>低能量>高能量,钙沉积率:低能量>中能量>高能量。试验三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按体重和出生时间一致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等蛋白等能值(24%,19.30 MJ/Kg),碳水化合物来源分别为10%乳糖、10%乳糖+10%复合葡萄糖、10%乳糖+10%复合淀粉的三种代乳品。观测犊牛的腹泻情况;分别于犊牛第10、20、30、40、50、6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体重、体高和体斜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淀粉组犊牛腹泻率高于其它乳糖组和葡萄糖组,但随日龄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乳糖组、复合葡萄糖组及复合淀粉组犊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51.2 g、501.25 g和417.08 g,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尺各项指标受日粮因素的影响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葡萄糖组优于乳糖组,而复合淀粉组最低。试验四试验动物与日粮同试验三。犊牛50~60日龄期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60日龄阶段,乳糖组犊牛N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淀粉组(P<0.05),复合葡萄糖组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及钙磷的沉积率则表现出较高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动物生长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就早期断奶犊牛代乳品适宜能量水平及能量来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哺乳期犊牛代乳品消化能为15.50 MJ/kg时最有利于犊牛的健康快速增长;同时探讨了非奶源性碳水化合物原料应用于犊牛代乳品的可行性,得出复合葡萄糖可有效替代乳糖用于犊牛代乳品的生产,而复合淀粉应用1月龄以上的犊牛生产比较好,提出分段代乳品配制的实用性及经济性,为生长实践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