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壁画承传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交流中,蒙古族与藏族的文明互动是较为频繁的。明朝末年,藏传佛教格鲁派通过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传教活动,在蒙古土默特部迅速传播开来。史料的记载基本上是以土默特部俺答汗与格鲁派索南嘉措的仰华寺会晤为主,但这只是格鲁派传入土默特部的开始。这类文字史料中的记载不足以展现蒙藏双方文明交流的细节,因此需要补充图像史料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考证文字史料中明朝末年格鲁派东传土默特部的路线,即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传教路线,发现文字史料的记载存在关注点单一;空间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除关注史料中的记载之外,着重关注寺院及寺院壁画。首先研究黄教寺院的数量和时空变化,同时对寺院壁画进行时空的排列和选取。以1578年索南嘉措进入青海为时间界限,对比此时间点前后格鲁派寺院数量的增减和时空的变化,认识到索南嘉措通过驻锡、新建、授记建立、影响改宗等方式扩大格鲁派的影响范围:青海河湟地区的寺院数量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黄南一带增长迅速,成为格鲁派的又一中心地带。蒙古土默特部,在俺答汗归来之后,格鲁派教法也有较快的发展。其次,研究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壁画的风格承传问题。以图像史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原则,通过对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壁画的造型单元分析,对比西藏已有壁画风格,得出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的壁画风格:初期继承了西藏江孜风格和古格样式,后又受勉唐画派和中原汉地的影响,融合蒙古族独特的色彩选择,最终形成了多元融合的壁画风格。最后,研究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壁画图像的义蕴变化。利用图像史学的方法,将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壁画图像与其他地区壁画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其不同之处:1、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壁画的造像形制融入蒙古族服饰元素;2、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壁画普遍存在怒相神结静相神手印的现象;3、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中出现与蒙古族游牧生活息息相关的壁画,马的形象有了蒙古马的特点。整篇文章遵循图像史学的研究方法,以明朝末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东传土默特部路线为出发点,以这条路线上的寺院为落脚点,以土默特地区黄教寺院壁画所展现的信息为关注点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寺院壁画的承传问题,展现文字史料不能展现的微观状况,丰富我国少数民族文明交流史的研究。
其他文献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朱熹也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强调了多读书、集思广益的好处。况且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就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单靠在校的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法律基础教育具有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法律基础 职业教育 主体性 教学方式  一、《法律基础》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重要意义及其价值分析  《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近年来,我国居民企业和个人的资本向境外低税区大规模输出。为了防止跨国纳税人利用受控外国公司从事避税活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引入受控外国公司的相关规定,但
本文主要研究黎曼流形上Laplace算子特征值的估计问题,即Laplace算子的第一特征值下界估计和在不同Ricci曲率假设条件下的高阶特征值下界估计,并且还对狄利克雷特征值的Póly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要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我们高校我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我们创造了条件,因而,高校思想政
由于我国GB3543—8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甜瓜种子发芽试验条件末作明确规定,这给甜瓜种子检验、正确判断种子质量带来一定的困难,套用国际种子检验规程(ISTA1985)对甜瓜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