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要求各个学科要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由此基础上,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四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要求各个学科要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由此基础上,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四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越发细致,越来越意识到对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同时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再次强调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特点来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展开多种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而教材中的活动栏目正是对于上述要求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通过活动栏目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活动课程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就通过活动栏目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活动、活动栏目以及人地协调观做出了相关的概念界定,对国内外关于活动栏目以及人地协调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梳理,总结了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对活动栏目的数量、分类、功能以及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同时以新课标以及前人对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研究为基础,对教材中的活动栏目所蕴含的人地协调观以及水平层次进行了分析和划分。第三部分是对高中地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此来了解地理活动栏目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在高中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并就利用活动栏目来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和咨询,了解到高中教师对活动栏目使用以及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着部分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程度不够,少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在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人地协调观与活动栏目的认知和教学水平,明确活动栏目的人地协调观水平要求等。最后,根据教学策略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案例。
其他文献
能源问题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是由于能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能源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19年《BP世界能源展望》指出,假定政府政策、技术和社会偏好保持当前演进方式,预计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还会增长约三分之一。而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方式使得能源对经济的制约和环境的影响愈发显著,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环渤海地区既包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也包
时事热点材料反映了国内外发生的热点事件,具有时代性,区域性等特点,与地理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时事热点材料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不仅符合我们新课改的理念,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地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入时事热点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基于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
2021年,我国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由“高增速”转向“高质量”,并将形成一个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的发展格局。未来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创新在其中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活动关乎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区对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视逐渐提高,而且为此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实施的政策规定等。创新创业活跃度作为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可以很好的衡量一个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书的翻译对象是朝鲜族作家金贤哲撰写的随笔《母亲的暖炕》。这部小说分为、、、、、、七个章节。译者节选第二章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对象。译者根据德国功能主义学派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部编本初中语文写作板块成为独立的板块,足见语文教材对写作板块的重视程度。部编教材投入使用之后,关于整个初中的写作板块的实施现状值得研究和关注。基于以上的考虑,本研究以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为参照,研究初中语文写作板块及其实施现状,对于加强教师对写作板块的认识,改善初中语文写作板块的教学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访谈法和
党的形象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及其社会实践的外在呈现,是社会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自身的形象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展示了为民、廉洁、团结、民主和学习的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党的政治凝聚力和号召力。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实践、成效与启示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以及革命家。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推动革命运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办报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报思想。研究蔡和森的党报思想,对于新时代的党报工作仍然具有启迪意义。论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政治学、历史学、新闻学的相关知识,对蔡和森党报思想进行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历史考察法和
随着新课改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高中地理教科书也进行了重新编写与修订,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科书《自然地理基础》于2020年秋季正式使用。新课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地理学习的重要任务,而教科书中的“活动”栏目作为教科书重要的表层系统之一,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自然地理基础》“活动”栏目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法对“活动”栏
化肥的过度施用已经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导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恶化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减少化肥施用,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农户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基本主体,是实现化肥施用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体,对农户化肥减施激励政策的偏好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选取山东省16地市1045名粮食种植农户实施选择实验调研,首先对
地理教科书作为反映地理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的教学资源,是师生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具有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等功能。如今,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最新高中地理教科书已于2019年起在全国逐步被师生使用。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属于活动性课文的范畴,此单元活动的设计独具特色,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