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花鸟画在中国特有的时空意识与“天人合一”的哲学关照下,一直喜欢以花喻人、以花比德,将各种花卉鸟虫人格化。再将这些物象根据寓意需要,打破时空局限,组合在同一画面空间中,由此,花鸟画中“不问四时”的重组手法应运而生。精准客观的描绘自然物象一直是传统工笔花鸟画家们的天职,所以重组手法的运用在传统写意花鸟画中较为常见与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笔花鸟画坛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转变,工笔花鸟画家逐渐开始表现与当代人息息相关的现实生存环境与时代精神,重组手法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运用也变的广泛起来并随时代的演变有了新的特征。上世纪80年代前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以拼接、挪用、嫁接等方式表现出来的置换手法也被当代工笔花鸟画家运用到创作中来,经过不断尝试,这种置换手法形成了其独特的风貌,并创作出了一批颇具新意的作品。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置换与重组手法进行分析:一、关于置换与重组手法的特质,这一部分将从这两种手法的产生和到目前为止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究置换与重组手法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质。同时从社会大环境、审美观念、西方绘画影响等三方面对当代置换与重组手法成因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到这两种手法特质形成的现实必然性。二、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置换与重组手法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从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观念意义两方面阐述。从置换与重组手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将当代置换手法概括为四种类型:传统经典作品图式的置换、传统经典描绘对象的置换、西方经典作品图式的置换、西方经典描绘对象的置换。将当代重组手法概括为四种类型:物象的重组、错置的重组、超常性的重组、矛盾的重组。通过作品对置换与重组手法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从描绘对象、图式及等方面的运用与表现进行分析。这几种手法类型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同时从内在意义上来看,当代工笔花鸟画越来越注重作品背后的观念表达,传统花鸟画中对自然本真的赞颂,这种伦理意义的表达逐渐转变为对当下现实生存经验的关照。通过对图式的解析,从而深入了解置换与重组手法在创作观念中的表现及推动作用。三、对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置换与重组手法的特质与具体表现尽力做到清晰、全面的解析之后,也为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通过置换与重组手法创作出来的图式,呈现出亦真亦幻、亦古亦新画面效果,给人新奇而又悠远的意蕴感,引起观者不同的感受和思考,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然而,置换与重组手法也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随意驱遣,也容易给人做作、无趣、甚至哗众取宠之感。本文的最后一章,将对置换与重组手法进行总结,在肯定其存在意义的同时,也有必要进行反思。置换与重组手法已成为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热衷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这两种手法创作出的工笔花鸟画作品面貌较之传统,有很大的差异。近几年,这样的作品频繁出现在各类工笔画展览中,这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