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处理耦合技术对莲藕采后保鲜品质的影响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藕是睡莲科草本植物莲的肥大地下茎,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生蔬菜。品质较好的莲藕果肉洁白且鲜嫩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莲藕在采收后不易贮藏,极易发生褐变以及发黑,甚至腐烂变质,直接影响了莲藕的感官品质以及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成为影响莲藕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对莲藕保鲜的研究较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探究了蜡处理分别与氯化钙、双氧水以及真空包装结合对莲藕保鲜效果的影响。对莲藕贮藏过程中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蜡处理与氯化钙、双氧水结合对莲藕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使用浓度为10%、15%、20%、25%和30%的石蜡对莲藕进行涂膜处理,在室温条件下(25℃)贮藏29天,分别于第1天、第8天、第15天、第22天和第29天对莲藕的失重率、白度、Vc含量、菌落总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检测。由实验结果可知各实验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提升莲藕的保藏品质,可以显著降低莲藕的失重率,能有效抑制莲藕的褐变和菌落总数的增长,还能有效抑制Vc含量与可溶性蛋白的降低速率,其中浓度为15%的石蜡处理效果更好,处理后的莲藕拥有更好的贮藏品质。分别使用2%的氯化钙溶液和3%的双氧水对莲藕进行浸泡处理10分钟后,再使用15%的石蜡进行涂膜处理,通过对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发现经浸泡处理再蜡处理的莲藕贮藏品质不如单独使用蜡处理的莲藕好。2.巴西棕榈蜡和虫胶对莲藕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将符合标准的莲藕(大小均一、藕结粗壮、无明显机械损伤)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巴西棕榈蜡和虫胶进行涂膜处理,置于室温(25℃)贮藏,分别于第1天、第8天、第15天、第22天和第29天对其一系列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各浓度的巴西棕榈蜡和浓度为5%、6%的虫胶均能对莲藕的保鲜效果起到作用。都能不同程度的抑制莲藕的失重率增加,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从而抑制莲藕的褐变,还能抑制Vc含量的降低速率、可溶性蛋白的变性与水解速率和菌落总数的上升等,对莲藕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能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10%、15%和20%的巴西棕榈蜡效果最好;25%和30%的巴西棕榈蜡处理组的莲藕在贮藏时间达到15天以后蜡膜会慢慢破损脱落,会失去对莲藕的保护作用,导致后期莲藕品质迅速下降;2%到4%的虫胶对莲藕保鲜效果影响不大,而5%和6%的虫胶处理前期对莲藕的保鲜效果有影响但不如巴西棕榈蜡实验组明显,且在贮藏29天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差不多。3.蜡处理与真空包装结合处理对莲藕保鲜效果的影响挑选无明显损伤的莲藕,分为5组,将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再选取一组对其进行真空包装,剩下的三组全部使用10%的巴西棕榈蜡进行涂膜处理,待蜡液稍干之后一组不进行处理,一组进行真空包装,一组使用保鲜膜包裹两层。最后得到的五组藕分别为CK、真空包装、蜡处理、蜡处理+真空包装和蜡处理+保鲜膜包装。通过对其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发现在贮藏过程中,各经过处理后的实验组的莲藕保鲜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蜡处理+真空包装结合处理对莲藕保鲜的效果最好。在贮藏到第29天时,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量均不大,能明显抑制PPO活性,在贮藏结束时莲藕中各项指标与贮藏初期的莲藕各项指标数值相差不大。这说明此方法至少能将莲藕的货架期延长至一个月左右。
其他文献
鼓泡塔反应器因其塔内气液传质传热效果好、易于操作、方便维修等诸多优点,作为多相接触器和反应器被广泛应用在化工、石化、环境、生化等行业。准确理解鼓泡塔“气泡级”和“反应器级”的流体力学,对于鼓泡塔的设计、放大与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双探头光纤探针技术和差压法研究空气水微气泡体系、空气醋酸溶液体系对鼓泡塔内流体力学参数的影响,并对相关内容进行CFD数值模拟。对空气水微气
本课题采用豌豆淀粉(PS)为原料,普鲁兰酶为脱支剂,在碱性条件下,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为溶剂,制备了高取代度脱支羟丙基豌豆淀粉(DHPS)。考察了脱支条件和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始转向服务效能的提升,服务效能评价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新方向,但学界关于效能评价可以供参考的相关研究还很单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投入-产出-效果”模型与4E理论,通过隶属度、相关性、鉴别力分析以及信度与效度检验等指标筛选与验证方法,最终构建起包含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
本文以《以斯帖记》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以斯帖记》文本的探究以及其成文历史背景的考量,分析文本成书年代所体现的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以及犹太人对这种来自外邦人对
生态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价值观念与行为选择是不应忽视的重要因素。生态共同体的出场就是以整体视域考量生态问题,并以生态整体思维积极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图像及视频。这些媒体资料需要被机器快速准确的处理,提取出关键的信息与特征。示例检索技术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实用
雷场探测项目是一项高起点、高难度的世界性应用基础前沿课题,具有较大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现有的清除地雷的方法存在探测遗漏或者假信号、探测速度慢、人员不安全、探测设备笨重等缺陷,本项目组提出了雷场远程多源探测与识别方法研究,本文来源于雷场远程多源探测与识别方法研究中的子课题,考虑到雷场区域环境的特殊性,探测数据量大以及雷场探测过程中的远距离控制等无线数据传输的实际需求,研究适用于雷场探测中的无线数据
随着遥感和摄影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卫星观测数据衍生的全球数字高程模型(DEM)已公开发布。然而,由于受到观测手段和处理方式的影响,单源DEM数据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质量下降或空间缺失现象,进而制约了它在水文、地质、气象以及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虽然单源DEM数据存在降质问题,但是不同来源的DEM数据也存在不同的质量优势和互补特性。因此,通过多源融合的方式已成为提升DEM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以及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应运而生。超密集网络(Ultra Dense Network,UDN)作为驱动5G时代业务量千倍增长的
城市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阶段后的产物,既是伴随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现代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群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规划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其对内有助于促进区域整合与产业互动,提高城市群区的组织能力和经济实力,对外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地理位置大数据视角出发对城市群进行划分,并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