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南宁水城建设的推进,水系网络连通使滨水空间不断增多,滨水空间景观性、宜居性与生态性的实现需要一套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法来保障;而城市滨水空间的特色塑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地域特色的体现。南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这些地域特征与发展定位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顶层的指导思路。 功能性质不同的滨水空间,其规划设计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为凸显各类空间的特色,提升滨水区的整体活力,应针对各种功能的滨水空间探索差异性规划设计方法。基于南宁水城特点,本次研究从公共活动、居住需求和生态维育的角度概括了南宁滨水空间的功能类型。首先,滨水公共空间强调系统化规划设计方法,避免孤立设计成为空间独立体,从城市整体出发考虑滨水公共空间的构成和涵盖功能,进行系统化分级与布局,并在具体设计中充分体现民族文化和亚热带气候特征。其次,滨水居住空间以分析各个构成要素与水的关系为前提,以岭南特色及亚热带气候特征的凸显为手段,以营造良好的住区微气候及实现水域景观共享为目标,并针对不同的水域空间提出了相应的滨水居住空间的规划设计重点。第三,滨水生态空间注重从宏观层面上构建景观生态格局,形成网络化的空间系统;中观层面上强调区域景观生态格局的融合,廊道网络的完整性及斑块之间的连接度,形成风格各异的特色景观;微观层面上强调格局中最为脆弱的部分——廊道的规划与控制,分别以绿廊、水廊、湿地廊道为纽带连接风格各异的景观斑块,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 总之,南宁水城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大多都与其他城市一样,具有相通性,其最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于不同功能类型空间规划设计侧重点的准确把握,即公共空间强调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居住空间以营造良好住区微气候和充分实现景观共享为目标,生态空间则注重景观生态格局的完整性和整体性的维护。系统的总结南宁市各类型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方法,对提升滨水空间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