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各种环境和资源消耗问题。国家逐渐重视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环境保护,因此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转变发展模式,将生态建设提高至国家层面。绿色创新效率,作为国家绿色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主要指标,其提高被认为能够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黄河流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地区,可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新经济常态”下促进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黄河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各种环境和资源消耗问题。国家逐渐重视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环境保护,因此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转变发展模式,将生态建设提高至国家层面。绿色创新效率,作为国家绿色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主要指标,其提高被认为能够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黄河流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地区,可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新经济常态”下促进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黄河流域的传统发展模式以资源密集型为主要发展模式,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国家重视,2019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的在于改善黄河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将此区域结合本身优势发展经济水平。同时,黄河流域城市群作为黄河流域的主要经济发展承载区,其研究对于提高黄河流域整体绿色创新效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部分。理论层面,目的主要是针对本研究进行相关的文献搜集、阅读,制定一定的文献框架,确定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等。基于论文关键词,理论部分主要有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城市群和数字经济理论,文献综述方面主要搜集了绿色创新效率的文献,针对其目前出现的主要研究主题进行梳理,主要有6个研究主题。实证分析层面,主要有两个实证,一是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二是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是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对象是黄河流域城市群及其内部59个城市,使用Super-SBM模型,然后使用Arc GIS软件对其测度结果进行时空两个维度的分析,主要结论有:(1)从时间演化来看,整个黄河流域和各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在研究时间范围内波动上升,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从空间演化来看,呈现连片分布的特征。呼包鄂豫、山东半岛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整体的绿色创新效率表现较好,而其他4个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较低。(3)比较三种模型,效率值有两种变化趋势,分别为持续提升和先下降后提升。其次,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使用Step逐步多元回归模型,影响因素指标选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环境规制、科技发展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文化水平7个方面,共9个指标,根据实证结果可以发现:(1)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对于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创新效率值有显著负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环境规制和城市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2)城市群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存在差异。(3)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间要素配置优化;二是针对区域功能定位做出差异化决策;三是加强城市整体协调,促进区域协调合作。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搭建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了各个社会主体的发展和成长。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更是推动我国经济从快速增长阶段转轨至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助推器。《201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和世界银行相关研究均表明中国大多数非金融类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约束问题,作为实体经济主力军的制造业企业也不例外。企业一般通过债务融
农田杂草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物以外的、对作物生产有危害的草本植物,在各类作物的栽培中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危害。防除杂草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化学除草法以省工、高效的优势占据重要地位,除草剂是化学除草法中最常用的一种药剂。文章介绍了目前除草剂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包括除草剂的市场规模、敏感性问题、除草模式和除草剂剂型的发展等,以供参考。
2020年,是新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经济体量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也上升到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着消费升级乏力、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现象。不少学者指出,结构错配是诱发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121]
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了普遍的世界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14117.8万人,但其中13.50%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总计19064万人。老年期身体机能全面退化,且认知能力也逐年减弱,因此,多数老年人会逐渐远离社会活动,伴随着会产生压力、自卑、失望与紧张、孤独等各种负面情绪,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明显下降。而在我国上世纪70年代后,长期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支付开始出现在消费者日常消费和支付的场景中。人脸识别支付以其快速、互动的特点,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目前消费者对人脸识别支付的认知不足,导致消费者的使用意愿并不理想,这引起了人脸识别支付平台相关企业和众多学者的关注。为了促进人脸识别支付的市场推广,本文在影响人脸识别支付消费者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框架下,对人脸识别支付平台的消费者认知和使用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首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后,在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衍生出诸多经济社会矛盾。为此1999年底,基于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考量,中央提出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了2020年,立足于西部大开发2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中央提出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破解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现西部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我国抢占产业制高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具有“二重性”,呈现数字化、集群化和医生中心化等发展新趋势。生物医药产业是天津“一主两翼”产业创新格局的两“翼”之一,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发展引擎,是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国内外生
本文结合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和平台构建现状,重点分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大数据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建设标准化的财务大数据平台,并综合思考企业财务管理所处的阶段性任务,以财务精细化管理作为系统功能建设的突破口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深度融合OCR、NLP等技术,以财务大数据为基础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的财务共享服务系统。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和国际话语权而提出的重要思想论述,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最新指导思想和教学范式,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思想的前沿,历来是各种思想思潮激烈交锋的场所,而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对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将“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新时代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有着重要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随着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人工智能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尤其是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下,如何改善分配格局,促进共同富裕。探讨此问题对明晰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选择适宜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进而构筑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也具有丰富实践价值。在回顾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智能资本与传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