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传统发酵食醋是在开放环境下以各类谷物为原料自然酿造而成,发酵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前期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已经确定了镇江香醋醋醅中以乳酸菌和醋酸菌为优势物种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但是对于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演替的监测尚缺少快速、无损、准确的方法。本论文采用单细胞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了镇江香醋酿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发酵演替过程,并通过构建数学分析模型快速预测了醋酸发酵进程。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发酵食醋是在开放环境下以各类谷物为原料自然酿造而成,发酵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前期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已经确定了镇江香醋醋醅中以乳酸菌和醋酸菌为优势物种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但是对于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演替的监测尚缺少快速、无损、准确的方法。本论文采用单细胞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了镇江香醋酿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发酵演替过程,并通过构建数学分析模型快速预测了醋酸发酵进程。首先,采集了镇江香醋醋醅中13种主要的酿醋细菌的单细胞拉曼光谱数据,并对比了四种特征筛选算法,筛选获得了不同酿醋细菌拉曼光谱的特征波段;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酿醋细菌拉曼光谱数据的鉴别模型;最后,以细菌群落演替与醋酸发酵时间为基础拟合曲线,实现了发酵进程的快速预测。本研究从单细胞水平为镇江香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快速检测以及食醋发酵进程的预测提供了参考,有助于促进发酵食品的发酵过程标准化并提高产品质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了13种醋醅微生物在培养6 h和24 h的单细胞拉曼光谱,发现所有光谱均由富含核酸、蛋白质、脂质等信息的400 cm-1-1800 cm-1波段、无信号保持静默的1800cm-1-2800 cm-1波段以及宽C-H拉伸的2800 cm-1-3100 cm-1区域组成。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实现了对同种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下光谱的区分;利用典型变量分析对相同培养时间下的不同菌株的单细胞拉曼光谱数据进行区分。(2)采用C4.5、CART、Relief F、FCBF四种特征筛选算法,计算获得了导致不同酿醋微生物拉曼光谱存在差异的54个主要特征波段,主要分布于3个波段范围:456cm-1-476 cm-1、1033 cm-1-1062 cm-1和1525 cm-1-1603 cm-1。计算三个区域内酿醋微生物之间单细胞拉曼光谱数据主要峰位强度后进行显著性分析,基于显著性结果得出对光谱区分贡献最大的波段分别为1033 cm-1-1062 cm-1、1525 cm-1-1603 cm-1、456 cm-1-476 cm-1。(3)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实现了13株酿醋微生物单细胞拉曼光谱数据的快速区分,鉴定准确率为96.4%。采用单细胞拉曼分析结合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醋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过程,并将结果与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了对比。当预测概率为80%时,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结合逻辑回归模型能够更准确的预测酿醋优势微生物群落演替(P>0.05)。(4)采用单细胞拉曼光谱结合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醋酸发酵过程优势微生物相对丰度的变化,构建了拟合曲线用于预测醋醅的实际发酵时间。各样品的预测值均位于95%的置信区间,说明预测的准确性较高。
其他文献
百日咳鲍特氏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脂多糖(LPS)作为胞壁结构上的重要毒力因子,可以作为百日咳疫苗的有效抗原成分。B.pertussis的脂多糖结构由类脂A、核心低聚糖和末端三糖组成,其中末端三糖的存在与否与疫苗的抗原活性悉悉相关。但百日咳中鲍特氏杆菌末端三糖的FucNAc4NMe的生物合成基因和合成途径目前还不明确,值得
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简称SAM),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甲基供体,在细胞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库的筛选,发现脆弱类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来源的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简称MAT)Bf MAT拥有良好的产物耐受性,但其催化活力不高,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
在蛋白组学分析中,如何实现巯基肽的高效、特异富集一直是一个挑战。针对该问题,首先以磁性纳米颗粒为基础,通过磁纳米颗粒上裸露的氨基与5MP基团进行反应,得到了具有p H响应性的捕获巯基肽的富集材料磁性纳米颗粒@5MP,然后以GSH作为验证富集的目标,进行了关于GSH的捕获与释放的探究。接着以羧甲基壳聚糖@5MP衍生物(O-CMC-PBS-5MP)富集材料为实验对象,探索了模拟p H响应条件下壳聚糖分
乳杆菌作为发酵食品常用的微生物,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独特的益生特性。目前对于菌株发酵性能的优化常采用基因改造、自然选育、诱变育种等方法。然而以上方法在安全性、时间周期上均存在不足,因此探寻快速有效提高菌株发酵特性的方法对食品工业具有重要意义。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是细菌交流的信息系统,可以发挥调整自身发酵行为的作用,在前期的研究中也发现AI-2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活性物质、改善和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并增强宿主免疫力的细菌。研究表明,蜡样芽孢杆菌能平衡肠道菌群,但目前关于其调控肠道菌群机制的研究较少。对芽孢杆菌类的益生菌而言,活菌数与芽孢率对其益生功能的发挥具有较大影响。目前关于提高蜡样芽孢杆菌产量的报道也相对较少,且产量较低,因此有必要对蜡样芽孢杆菌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其产量与芽孢率。并进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是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抗生素后效应的一类抗感染药物。西索米星是一种典型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由伊尼奥小单胞菌发酵生产。它的化学结构仅比庆大霉素多一双键,但其体内抗菌活性强于庆大霉素。以西索米星为母核合成的第三代AGs,奈替米星和plazomicin,具有比母核更低的耳肾毒性,使得AGs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具有前景。而国内西索米星的工业生产效价仅为1000U·m
ε-聚赖氨酸(epsilon-Poly-L-lysine,ε-PL)是一种阳离子型均聚氨基酸,由25~35个单体L-赖氨酸脱水缩合而成的。由于其广谱的抑菌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对人体与环境无公害等特性,ε-PL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药物载体和生物材料领域。ε-PL主要由Streptomyces alublus在酸性p H下经好氧发酵获得。由于S.alublus生产效能较低且难以改造,导致ε-PL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EC 3.5.1.44,protein glutaminase,PG)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脱酰胺酶,属于酰胺基水解酶类。PG可以水解大分子蛋白质和一些小肽侧链的谷氨酰胺并生成蛋白质L-谷氨酸和氨,从而改善蛋白质的各项功能性质,降低植物蛋白酶的致敏性,在食品、生物医药以及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应用。PG最初报道来源于解朊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proteolyticum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代谢生成的天然色素,具有抗癌、抗氧化和抗肥胖等功能特性。黄酒酿造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目前其综合利用水平很低,低值利用普遍,黄酒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黄酒废弃物生产红曲色素的工艺,以实现对黄酒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以红曲霉ZK-2为出发菌株,在摇瓶液态发酵条件下,探讨了黄酒糟和米浆水的料液比以及碎米添加量对红曲色素合成的
枸杞(Lycium barbarum L)属于茄科,在我国新疆、宁夏、甘肃和青海等地均有种植,其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粗纤维、粗蛋白等营养成分以及枸杞多糖等多种功能成分。枸杞酒的酿造可解决枸杞深加工问题,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目前发酵枸杞酒所用酿酒酵母依赖于葡萄酒酵母或通用型果酒酵母,缺少专用的酿酒酵母导致枸杞酒香气不足以及典型性不突出等问题,限制了枸杞发酵酒行业的发展。因此,选育枸杞酒专用酿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