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前瞻记忆是指个体在没有明确的外部提示线索的情况下,在设定的将来某个情境或某个时间完成原定意向任务的一种记忆。前瞻记忆通常包含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前瞻成分是指个体必须在某个设定的时机自主地想起有某事要做,回溯成分指要记住要做的事情的具体内容,如时间、地点等。已有的研究表明:前瞻记忆的意向特点对前瞻记忆有不同的影响,但前瞻记忆的意向特点对这两种成分影响的研究,目前的文献资料都很少涉猎。本研究中涉及的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瞻记忆是指个体在没有明确的外部提示线索的情况下,在设定的将来某个情境或某个时间完成原定意向任务的一种记忆。前瞻记忆通常包含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前瞻成分是指个体必须在某个设定的时机自主地想起有某事要做,回溯成分指要记住要做的事情的具体内容,如时间、地点等。已有的研究表明:前瞻记忆的意向特点对前瞻记忆有不同的影响,但前瞻记忆的意向特点对这两种成分影响的研究,目前的文献资料都很少涉猎。本研究中涉及的不同学业成就学生,主要是学优生和学业不良生。学业不良生通常是指智力正常或较高,但其学习成绩并没有与其智力水平和能力相匹配的学生。现有一些研究表明,前瞻记忆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特别是和数学成绩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特别是数学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前瞻记忆上通常有更好的表现,而学业不良生则表现出更多的前瞻记忆失败。因此探讨不同学业成就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导致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失败的原因究竟是前瞻成分,还是回溯成分失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利用前瞻记忆经典的双任务研究范式,设计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2(意向数量:单意向、多意向)×2(学生类别:数学学优生、数学学业不良生)混合实验设计,以探讨前瞻记忆意向数量的多少是否会对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前瞻记忆的两种成分有不同的影响。实验二采用2(意向行为与目标关联度:有关联、无关联)×2(学生类别:数学学优生、数学学业不良生)混合实验设计,以探讨前瞻记忆意向与目标的关联度强弱是否会对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前瞻记忆的两种成分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实验一结果显示,学优生在前瞻记忆和前瞻成分上与学业不良生无显著差异,但在回溯成分上表现显著优于学业不良生。意向数量对前瞻记忆的成绩有显著影响,主要影响回溯成分的表现,对前瞻成分没有影响。相较于单意向条件,多意向条件下回溯成分正确率较低,反应时较长。(2)实验二结果显示,学优生在前瞻记忆和回溯成分正确率优于学业不良生,两类学生的前瞻成分无显著差异。意向与目标关联度对前瞻记忆的反应时有显著影响,对前瞻成分没有影响,对回溯成分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有显著影响。相较于无关条件,有关条件下回溯成分正确率较高,反应时较快,前瞻记忆反应时较短。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1)学优生的回溯成分表现优于学业不良生,但两类学生前瞻记忆整体表现是否存在差异存在不确定因素。(2)意向数量和意向与目标关联性对前瞻记忆的回溯成分成绩有显著影响。意向数量增加、意向与目标关联度降低时,回溯成分正确率较低,反应时较长,从而导致前瞻记忆成绩下降。
其他文献
抒情性是萧红小说的典型特征,其建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萧红在曲折的成长经历和自觉的写作探索中逐渐找到自己擅长并符合自身个性气质的抒情性文体。本文首先追溯萧红的人生轨迹,探讨其小说抒情性的成因。儿时家庭和故乡的影响、成年后的情感经历以及鲁迅的言传身教都促成了其小说抒情性的形成。其次结合文本,从散文化结构、语言修辞和儿童视角三个方面分析萧红如何使小说更具抒情性。散文化结构具体表现为生活片段的连
姓名兼具了一个家庭甚至社会的期许与发展愿景,姓名也是现代人身份符号的重要一环,它影响着他人对姓名拥有者的容貌判断。追溯到很久以前,大概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不同年代出生的中国人的名字上深深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尤其是父母长辈们为了纪念重大社会事件和基于年代出发的美好期望,而使得他们的名字有了互相区别且特定的年代特征。由于名字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心理功能,
本文主要介绍以“你知道”为原型的一类话语标记,研究对象包括:“你知道”“你知道吗/吧”“你不知道”。利用“三个平面”分析法详细描述每个话语标记的共时表现,并借助比较法将其他三个话语标记与“你知道”进行比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话语标记“你知道”类的相关研究。借鉴了以往话语标记的研究理论,总结目前的研究状况。并找出“你知道”类符合话语标记的条件,以及介绍了它们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
“木”是主要的汉字部首之一,且语义内涵丰富。本文以“木”部字为研究对象,考察“木”部字的分布情况,分析《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中“木”部字的语义类型,探讨其中蕴含的木文化,并以《博雅汉语》综合教材为例,设计“木”部字的汉字教学和文化教学,希望通过个案研究为汉字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第一章主要考察“木”部字在《说文解字》《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和《博雅汉语》中分布情况,为第二章“木”部字的语
我国的基础教育督导事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逐步恢复和发展,它对基础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基础教育督导是基础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基础教育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地方基础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机制。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础教育督导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成果日渐丰富,但针对省域基础教育督导方面的研究明显薄弱,还不能完全适应省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
在田径项目中,三级跳远对技术和运动机能都要求较高的项目。三级跳远技术动作中三跳比例影响着最终成绩,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于高水平专业运动员而言,保持运动机能比发展更重要,保持机能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预防运动损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骨形态学分析、步态分析、站立平衡分析和影像分析对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傅鹭娜的三级跳远技术、足部损伤以及运动机能生物力学监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形态学分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就十分注重将辩证法运用于中国革命。他提出的"照辩证法办事",曾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作为这一思想的延伸,辩证思维方式在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创立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并成为这一理论的显著特征。本文就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创立过程中的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等三种辩证思维方式作以下论述。
本研究旨在探明中职学生家庭环境、班级环境、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掌握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主要运用问卷法,选取了以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七所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在读的15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我的班级调查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分别测查了被试的家庭环境状况、班级环境状况、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并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如何地评价,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除了会受到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家庭教育环境、背景和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都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本文首先查阅了大量与研究相关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理论,并且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深入了解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和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各省制定的招生政策实行扩招,这也导致高职院校招生困难这一问题愈发凸显。为拓宽高职院校的招生渠道,国家出台了单独招生政策,目标是引导高中、中职毕业生向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合理分流,从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但在此项政策实行十余年后的今天,仍然有许多高职院校无法完成招生指标,不免让人思考,究竟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