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上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un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上部癌亦称近端胃癌,一般多发于贲门至胃大弯以及胃小弯上三分之一连线位置,其发病率在胃癌发病率中的所占比例逐渐提高。胃上部癌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征,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与胃下部癌明显不同,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实施个体化医疗并制定规范合理的手术方案,进而改善胃上部癌的治疗效果、提高术后生存率,成为目前研究和争论的焦点。方法:选取1980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例。根据病例纳入条件最终入组胃上部癌649例,胃下部癌1551例,共2200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结果: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相比,在性别比例、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组织生长方式、大体类型、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淋巴管癌栓、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胃上部癌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9.6%,41.1%。胃下部癌分别为85.9%,60.0%和57.2%。胃上部癌预后较差。肿瘤大小,大体类型,pTNM分期,组织分化类型和浆膜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大体类型,淋巴管癌栓和pTNM分期是复发和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333例D2全胃切除术患者的1、3、5年生存率为81.3%,54.4%,45.2%。316例胃近端切除术患者为75.4%,44.9%和36.7%。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比根治性近端切除术生存率更高。结论: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明显不同,胃上部癌生物学行为特征不良,预后差,更容易发生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胃上部癌的手术治疗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生存率高于根治性近端切除术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冠状动脉病变≥3支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及术后左室局部及整体心肌收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种类的待加工工件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有序排列,然而受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工件的初始排列顺序通常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指定顺序下的工件排序问题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串行接口焊接应用领域,导线和接头之间的焊接必须满足规定的顺序要求,来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具体来说,不同颜色的导线要焊接到不同的接头位置。现有的线缆检测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具有以下不足:(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作为一种可在大气压条件下产生大面积低温等离子体的技术手段,早期被广泛应用于臭氧合成,大多数的学者也主要致力于研究DBD产
目的:克隆和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TB)磷酸盐特异性转运系统蛋白1(PstS1),分析其免疫学活性,评价其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MTB H37Rv株PstS1基因序列设计引
政治演讲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话语形式,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以往对政治演讲的研究主要从修辞学、语用学、话语批评等视角展开,近年来呈现认知语言学趋势。莱考夫
目的通过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清神经肽S(NPS)水平与微觉醒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NPS的OSA相关微觉醒发生机制,为下一步研制改善OSA患者因微觉醒频发所致的日间嗜
近年来,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主要涉及到水环境的污染和空气环境的污染。Pb2+的积累会对人体造成各种有害影响,如肾损伤,贫血,记忆力减退甚至癌症;尽管Cu2+
词汇的使用一直以来在二语写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篇高质量的二语写作必然要在词汇选择上下足功夫。因而,词汇丰富性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
本文以文化误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金庸的原作《鹿鼎记》和闵福德的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译作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关于Deerandthe Cauldron译作的
出现于明代中后期的戏剧作品《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记》),是现存所能见的最早且影响最广的目连戏剧刊本,是文人郑之珍在继承历代“目连救母”母题故事及目连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