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产业环境的剧烈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任何的企业都不敢在竞争中掉以轻心,墨守成规,企业只有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才有可能保持在新环境下的生存。国际前沿理论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特别是大公司、大集团的竞争优势,源于在市场经济竞争浪潮中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然而,在管理的实践中,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核心刚性的产生,企业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核心刚性会阻碍企业创新,使之失去竞争优势惨遭淘汰。而且,核心刚性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由隐性到显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常常当自身被客户抛弃或市场价值急剧下跌的时候,许多企业才会发现自身的刚性。因此,核心刚性的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两个方面展开。本文就是从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对核心刚性作用机理和及其治理进行研究的。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核心能力进行分析,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本部分首先从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认知过程进行研究,然后对核心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认为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其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战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位势等四个方面。第二部分是对核心刚性进行分析,认为核心刚性阻碍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本部分首先从核心刚性与核心能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入手,将核心刚性界定为阻碍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复杂耦合系统,由企业惯性和企业惰性共同构成。然后分析核心刚性主要是由企业成长路径的依赖性、人类线性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企业专用性资产转换成本的限制、企业过于倾听客户呼声等四种“知识抑制”活动导致。而核心刚性的表现及危害主要体现在企业价值理念变成教条的准则、企业战略设计模式陈旧、企业经营运作程序僵化、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动力、使企业陷入关系网的泥潭等五个方面。第三部分是对核心刚性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认为核心刚性和核心能力同时存在于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而且其表现和作用的机理各不相同,而核心刚性不能够被防范,而只能够在产生后进行治理。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有关核心刚性作用机理的企业球论模型、企业动力模型、企业生命模型等三种理论模型,然后对其进行综合运用,分析了企业成长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新的创业期(蜕变期)中核心刚性的作用机理。第四部分是对核心刚性治理的机制进行研究,认为核心刚性治理的三种机制在于途径的不同,而出发点都是对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体系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本部分分别对核心刚性治理的内生机制、外生机制、重生机制进行了理论阐述,并结合了英特尔公司、王安电脑公司、惠普公司和联想集团的相关案例对这三种治理机制进行了佐证。第五部分是探讨核心刚性治理的对策措施,认为通过对核心刚性的持续治理,能够保持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或构建新的核心能力。本部分提出了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学习;进行惯性管理,实现战略更新,促使企业不断充实资源与更新战略资源;更新法人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实现企业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均衡;激发创新管理,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与正式组织相互作用;构建企业知识联盟,利用外部资源与能力拓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等措施持续治理核心刚性。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在国内对核心刚性的研究还比较少的情况下,探讨核心刚性的作用机制并结合核心刚性的治理来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保持与更新问题,显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重大课题;二是结合核心能力分析核心刚性的内涵、作用机理、治理机制和治理对策,在内容的系统性方面超过了前人;三是对核心刚性作用机理的理论探讨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综合运用研究核心能力的企业球论模型、企业动力模型、企业生命模型等三种理论模型对核心刚性的作用机理的进行理论探讨,分析企业成长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新的创业期(蜕变期)中核心刚性的作用机理,在以往的文献中还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