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自身到道德形上学——牟宗三与康德比较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牟宗三一生致力于疏导中国传统文化,以康德为桥梁,会通中西哲学。他在承接康德区分现象与物自身的框架下,赋予物自身概念价值意味而消解物自身概念在康德那里就交织着的矛盾,从而完成道德形上学的建立。 本文对康德和牟宗三两人哲学思想中的物自身概念、道德形上学及二者的关联进行的比较研究。引言部分交代了选题意图与论文写作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对康德物自身概念的含义进行阐释,并通过说明物自身与自由的关系而肯定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对建立道德形上学的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牟宗三提出的道德优先、人虽有限而可无限、智的直觉之可能三个命题而论证物自身概念的价值意味,并确证三个命题是牟宗三建立道德形上学的前提。第三部分阐述了两人各自建立的道德形上学的具体内容,着重比较了其特征,突出了康德以纯理论的形式来建构道德形上学的特点和牟宗三会通中西哲学并利用中国哲学传统资源超越康德的特征。结语部分对两人所阐述的物自身概念与道德形上学进行了总体比较和评价。
其他文献
德沃金的平等思想实质上是自由主义的平等观。在他的资源平等思想中,主张“敏于抱负,钝于禀赋”。尊重个人选择自由,主张个人应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但由于自然禀赋、社会环
现阶段,行政纠纷是除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外我国的第三大纠纷,行政纠纷的及时、合理解决对于我们政局的稳定,社会的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过程中,有必要对马克思人学理论进行深
亚伯拉罕.哈德罗.马斯洛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人本主义哲学家、行为主义科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自60年代以来,他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