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结构设计的机械增强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在创造万物时对于生物材料中有限尺寸基元的组装有着极其严格的控制,从而使得生物结构材料通常具有纳米甚至分子级别上高度有序的结构特征,而正是这些精妙的多级结构赋予了这些生物材料力学和光学等多方面优异性能。科学家受天然材料中的结构特征和增强增韧机理的启发,结合工程设计原则,发展“仿生组装”技术来制备高性能纤维结构材料。本论文将首先对目前不同种类的仿生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接着将介绍基于仿生结构设计的纤维材料的几种典型组装方法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我们将以骨骼、木材、蚕丝和动物毛发等常见的生物结构材料中经典的单轴取向结构和跨越多尺度的多级螺旋结构为模型,利用天然纤维材料中各向异性组装单元在软介质中有序排列的增强增韧机理,通过复合纳米纤维和有机物,设计制备机械性能增强的纳米复合纤维材料,并对组装过程-纤维结构-材料力学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所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结合湿法纺丝和定向干燥技术,利用流体剪切诱导组装原理,基于不同类型纳米纤维基元,成功制备了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海藻酸钠(BC-Alg)、碳纳米管/海藻酸钠(CNT-Alg)和硬硅钙石矿物纳米线/海藻酸钠(Xonotlite-Alg)三种纳米复合纤维材料。同时也对湿纺过程中纳米纤维基元的种类、长径比、百分含量、纺丝挤出速率等多项因素对最终所得人工纤维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探讨。2.基于优化后的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海藻酸钠(BC-Alg)复合纤维体系,发展了一种具有仿生多级螺旋结构的纳米复合宏观纤维材料的通用制备方法,通过将湿法纺丝工艺与湿法加捻组装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最终纤维材料拉伸强度、伸长率和韧性的同时提升,解决了目前大多数已报道的人工纳米纤维素基复合纤维材料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制备得到了最大拉伸强度达到~535 MPa、伸长率为~16%、韧性为~45 MJ·m-3的纳米复合纤维材料。我们的结构设计操作性强且经济高效,对仿生多级结构力学增强材料的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未来新型结构和功能纳米复合纤维的开发创造了更多机会。
其他文献
本文从分析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依据入手,通过对离婚赔偿制度的主体、内容、适用方式等几个方面的介绍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离婚赔偿制度在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中具
"学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学本有别于师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学本有别于教本,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为中心。"学本课堂"
要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就要加强实习教学,不断探索生产实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灰色理论(grey model,GM)所需原始数据少、建模简单、运算方便等优势,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所具有的泛化能力强、运算速
高等教育在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增强所在国的区域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教育支出越高,可以满足国家的科研和社
因需灌溉是节约农业用水,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办法。基于核主元分析法的农业灌溉用水量预测法可以起到节约灌溉用水的作用。将土壤及环境相关信息作为模型输入向量,提取出
尽管当前,围绕质量导向开展经营活动已成为许多企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缺乏相应的人员制约了企业绩效的提升。通过高绩效工作系统为企业提供服务于质量战略的人力资源能够
广告作品在本质上是一种象征文化形式,其创造模式和所提倡的消费观念都透露着象征性的符号运作.特别是在当今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社会现实中,广告画面和文字的象征意味更浓烈,
目的:1.了解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现状;2.了解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在面对亲人患病后所采取的应对方式;3.了解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社会支持水平状况;4.探讨颅脑损伤患者
随着我国在南海岛礁建设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建(构)筑物不得不建立在珊瑚砂地基之上。珊瑚砂具有形状不规则、棱角多、含有丰富的内孔隙、颗粒易发生破碎、强度低、高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