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进展,当今的企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融资方式。在国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也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成熟的方式。与之对应的,评价债券特定风险、用以衡量债券可能发生违约的债项评级制度也很完善。然而,当前我国债券的发行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债项评级制度也处于起步阶段。尽快建立完善的债项评级制度,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尤为重要。自企业债的诞生之日起,相关的企业债项评级制度的研究就从未停止。然而,由于我国债项评级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慢,以学者为代表的理论界和相关行业的评级机构对企业债项评级的研究仍然处在摸索阶段。近些年来,对债项评级的研究逐步加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甚至我国的评级机构通过与国际上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合作,从中学习到了丰富而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我国的债项评级制度中。但是,与之而来暴漏出的各种弊端,如各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不规范、不统一,评级结果不一致等缺点也随之而来,严重影响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拟通过对债项评级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债项评级指标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企业债项评级中定量研究的核心——企业财务比率指标进行相关研究,并与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简要介绍了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国外知名评级机构,以及中诚信、联合资信、大公国际等国内主要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债项评级制度仍有很广阔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相关原理及其核心内容;接下来,介绍了本文所要初步选取的指标,并对其进行说明;最后,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从选取的13个财务比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因为这是得以运用因子分析法的前提,并将运用SPSS软件选取新的5个公共因子,该5个因子包含了13个原始指标中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并计算每一个样本债券中5个因子的得分和样本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对样本债券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以每一个债券中5个公共因子的得分作为空间的一点,运用离差平方和距离法对所选取的全部样本债券进行聚类,将聚类后的样本债券与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实证分析,并且与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相对比,本文认为,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到企业财务数据中,从而客观、合理地解决反映企业各方面能力的定权问题,并且其可以很好地拟合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证明了所选方法及指标体系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