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外交政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日益呈现出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秩序与以美国为中心的安全秩序并立的二元格局。周边国家也普遍存在经济上依靠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的“两面下注”的行为。韩国是中国周边的重要邻国,在经济上两国相互依赖紧密,但在安全上韩国选择加强美韩同盟,表现出典型的“两面下注”行为。国内外学术界对外交政策的研究多把国家看作理性行为体,忽略了对决策者个人以及民众认知因素的考察。本文采取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路径,分析和阐释韩国民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并进一步探究民众认知与外交政策制定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认知和外交政策的含义,并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建构外交政策的生成机制。接着,本文描述了韩国民众对中国总体形象以及中国崛起各方面的认知,发现韩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看法偏向负面,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十分复杂。既肯定中国经济上的成就和发展前景,又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军事崛起持消极防备的态度,而对文化的评价则偏于中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表明,认知的形成受到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观因素表现为“恨”的民族心理以及对中国崛起意图的不信任。客观因素有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朝鲜半岛国家分裂的现实以及中韩文化的互动。主客观因素在刻板印象、历史类比、归因理论和认知相符机制的作用下发挥作用。民众认知通过总统选举、民族主义情绪、舆论压力三种途径影响韩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同时,作为特殊民众认知的国家利益观也深刻地塑造着韩国的外交政策,排在首位的国家安全利益促使美韩军事同盟的强化和延续,经济发展利益又让韩国选择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一些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使韩国外交政策常常陷入不稳定的困境,而对文化和民族的主体地位的强烈诉求又造就较为激进的外交政策。2012年韩国总统大选,新上台的总统朴瑾惠开始致力于修复李明博时期受损的中韩关系,当前韩国民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呈现出积极态势。总的说来,现在正处于韩国民众认知的“转型期”,韩国民众对中国的情感既存在着依存和期待,又饱含着不满和威胁,民众对华的心理认知复杂多变、起伏跌宕。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需要关注韩国国内的民众心理认知,相应地调整对韩外交政策,增加韩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降低他们对中国崛起的戒备心理,引导韩国民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在药品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控制管理风险。物联网技术就可以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加强,这是因为物联网技术的本身的特性更适合于商品的信息
通用设计的理念提倡人人平等的精神,由无障碍设计理念发展而来、是一种针对体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所提出的理念。通用设计的理念适用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
<正> 我们部队报道员刘志伟,两个半月时间上稿二十一篇。我问他有什么诀窍,他指着在桌上的《新闻知识》感慨地说:“是她帮了我的大忙。”去年年底,他从连队被调入团报道组担
期刊
唐代佛教兴盛,各个阶层供香礼佛之气蔚然成风,作为供养器的香器,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样式,其品种繁多,造型各异,材质多样。香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佛教活动的多个方面,功用更为多样
近几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智能家居以及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作为其中的核心模块,无线收发机已成为研究热点,其发展越来越趋向于高性能、全集成化、低功耗和低成本。本论文围绕应用
本文在介绍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开放源代码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移植与实现设计。笔者首先分析了uC/OS-II的源代码,对欲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与日俱增。用户面对海量的资源往往难以选择,个性化推荐的研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电影资源是网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影视频数目的增多,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有制企业改革,台资、外资的引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繁荣,市场主体多样化,投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与此同时,各种经济纠纷层出不穷,有关隐名股东
信用评级一直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RBF神经网络技术在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信用评级模型中的应用。在信用评级中,由于客户的信息大多为分类型数据,因
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发展建设时期,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中国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高铁时代。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随着沪宁、沪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