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但是这种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仍是在城乡二元体系下分别构建的。从城乡社会保障现状以及差距来看,城市早已建立了一整套高覆盖率,高标准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而农村居民无论从覆盖度还是保障水平看都远低于城市居民,在一些险种上甚至出现空缺状态,二元差距明显,城乡居民覆盖在不同的社保体系下。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便捷的手段就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解决运行机制问题,实行城乡统筹。本文以山西省河曲县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截止到2011年,河曲县已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全覆盖,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市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孤残儿童救助工作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良好发展。尽管如此,河曲县社会保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农民工未参与到社保体系中;农村社保整体层次低、社会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为此,进一步完善河曲县城乡社保一体化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它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的目标、缩小城乡差距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河曲县城乡社保一体化命题作为我国县域社保实践的重要探索,在未来是可以全面实现的。基于前人的研究总结,结合2011年河曲县人民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详尽的社保政策方案及河曲县过去几年的城乡社保变革过程和总体保障水平,通过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解读以及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的详尽分析,来探讨目前制约河曲县开展城乡社保一体化具体社会政策过程中的障碍及其解决方法,并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率先进行城乡社保一体化试点过程中的实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