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允价值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与争论也从未停止过。随着20世纪末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风暴于2008年爆发以来,又掀起了新一轮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讨论热潮。另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适用企业会计准则(2006)至今,已有两年时间。而新版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特色之一便是有条件、全面地引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本文利用理论分析、历史回顾、比较研究及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公允价值会计的基础性研究、运用效果分析及其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协调性分析。
本文以公允价值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基础为切入点,首先构建了独特的“公允价值形成与发展的嵌入式基础研究模式”,不仅充分说明了公允价值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也为下文分析A股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效果进行了理论上的铺垫。
其次,本文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为时间窗口,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深市A股样本企业相关财务指标为研究对象,以集中体现公允价值会计运用效果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资产项目为分析主线,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了公允价值会计在中国A股公司中的运用效果。
最后,本文将公允价值会计研究嵌入至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历史背景中,充分阐述了公允价值与一国金融体系均衡稳定之间的协调性关系,着重论述了其对中国的启示,明确了日后中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并针对中国未来发展公允价值会计提出了规则层面和执行层面的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