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针法结合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2936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结合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疗效,并与普通针刺结合热敏灸进行比较,以进一步优化本病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观察的66例病例均来自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照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试验开始前所有患者均要签定知情同意书,根据简单随机化方法,利用SPSS23.0制作随机数表,按随机号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为33例。治疗组采用运动针法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结合热敏灸进行治疗。以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2周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无间隔,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及中医症候总积分进行评定。并参照1996年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断。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种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从而优化该病的治疗方案,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病程长短、梗死部位、偏瘫侧别及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要观察指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良好,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简式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提高更显著;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分别对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示:组内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P<0.05),即运动针法结合热敏灸、普通针刺结合热敏灸均能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上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改善其中医症候,可以认为两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治疗组治愈0例(0%)、显著进步6例(20.0%)、进步16例(53.3%),稍进步4例(13.3%),无变化4例(13.3%),恶化0例(0%)。总有效率达86.7%。治疗后对照组治愈0例(0%)、显著进步3例(9.7%)、进步9例(29.0%),稍进步11例(35.5%),无变化8例(25.8%),恶化0例(0%)。总有效率74.2%。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不同,且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高。经比较发现,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运动针法结合热敏灸能提高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且其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结合热敏灸。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均有治疗效果;2.运动针法结合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结合热敏灸;3.运动针法结合热敏灸对加快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上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和改善中医症候有显著疗效。本研究证明运动针法结合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具有充足的优势,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金莲花粗提物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体内TLR3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影响方法:扩增H1N1流感病毒并用红细胞凝集实验和TCID50测定其滴度,将80只ICR小鼠按照随
直接空冷机组的凝汽器由数十个空冷单元串并联组成,以阵列外形被布置在露天环境高架平台上,因此又被称为“空冷阵列”。在自然风扰动下,面向电机群整体能耗最优的空冷阵列风
卧式冷柜因其结构特征,一直采用直冷的制冷方式,内胆结霜后需要人工除霜,费时费力。本文设计了适用于卧式冷柜的顶部送风底部回风的立体射流风冷无霜技术,解决卧式冷柜结霜以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持续静脉输注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颅内动脉瘤手术并行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患者48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Hunt-Hess(颅内动脉瘤)分级:0-Ⅱ级,体重4590kg,体重指数<30kg/m2。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3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丙泊酚1.52.
在直接空冷机组汽轮机冷端,冷空气通过轴流风机送至空冷岛底部,与翅片管中较高温度的汽轮机排汽进行热量交换,最终冷凝为水。与其他冷却方式相比,直接空冷系统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可节约80%以上用水量,且占地面积小,广泛应用于我国许多“富煤少水”地区。直接空冷系统中,背压,即汽轮机出口的排汽压力,是直接空冷系统中的重要监测和控制量之一,其控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然而,由于直接空冷系统长期
目的:通过比较热敏灸与普通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不同针灸方案干预过敏性鼻炎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过敏性鼻炎受试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热敏灸组(试验组)与普通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热敏灸组选取风池穴、上印堂穴、上星穴、神阙穴区施灸。普通针刺组选取迎香穴、印堂穴、风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为针刺主穴。肺气虚弱者,加肺俞穴、太渊穴;脾气虚弱者,加脾俞穴、太白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蛋白磷酸酶5(Protein Phosphatase 5,PP5)能够直接调节抑癌基因p53的去磷酸化。对基因敲除小鼠和体外细胞的研究发现,抑制PP5可明显增加p53的活性和表达,增加PP5的表达可在蛋白质水平抑制p53的活性。同时这种作用是相互的,p53也可以调控PP5的表达,这提示PP5与肿瘤的发生和癌变可能存在相关性。本论文通过构建PP5转基因小鼠(以下称Tg-hPP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掠全球,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此外,人类还时刻面临着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以及工业泄露等公共安全事故的威胁。极端主义者曾使用一些高毒性的化学试剂作为化学武器,用于恐怖袭击,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然而,这些有毒的化学试剂往往是国民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工业生产安全,必须对环境中有毒气体进行有效监控和预警。近年来,荧光探针被大量
学位
污染场地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环境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危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进行污染场地修复,在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会出现具有高危险性的有毒气体
由于二苯甲酰甲烷(DBM)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现有制备工艺存在产品收率低,工艺复杂的缺点,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环保的新工艺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单变量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