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关于其发病机制问题一直是现代病理生理学研究的重点,以往的主要观点有血栓形成学说、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等。目前炎症免疫学说是AS研究的热点,现有的研究认为炎症免疫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进AS的形成。中医药辨证治疗AS,是从整体水平调节人体的机能,疗效明显且毒副作用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从AS的形成机制出发探讨中医药抗AS的可能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医学多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归属于痰、瘀范畴,而炎症归属毒范畴,因此祛痰化瘀解毒为临床治疗AS的基本法则,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以祛痰化瘀解毒为基础组方可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痰瘀互阻型高脂血症及AS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进一步观察祛痰化瘀解毒法对高脂血症及AS患者血脂及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探讨中药在防治AS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对25例痰瘀互阻型高脂血症及AS患者服用二陈汤加丹参及黄连为基础方的祛痰化瘀解毒汤药四周,药前药后进行血脂(CHO、TG、HDL、LDL)、血流变、颈动脉B超(疗前)及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受体CD36、CD163、TLR4。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受体。比较健康志愿者与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及患者自身疗前疗后血脂、血流变、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受体表达水平的改变。研究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根据CD14和CD16的表达分为为CD14highCD16-(Mo1)、CD14highCD16+(Mo2)和CD14lowCD16+(Mo3)三个亚群。高脂血症及A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受体表达水平与健康志愿者存在显著性差异:Mo2亚群比例增多,Mo3亚群比例减少;CD163在Mo1、Mo2、Mo3三组亚群的表达均增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CD36在Mo1、Mo2亚群表达水平增高,在Mo3亚群表达水平减低;TLR4在Mo1亚群表达水平减低,在Mo2、Mo3亚群表达水平增高。痰瘀毒合治中药干预能调节患者存在的这种差异:单核细胞亚群Mo2比例较疗前有所降低,Mo3亚群比例较疗前有所升高;CD36在三组亚群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且Mo3水平变化达到了统计学意义;CD163在Mo3亚群表达水平降低;TLR4在Mo1表达水平较疗前稍有增高,在Mo2、Mo3亚群表达水平有所下降,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及血流变水平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高脂血症及AS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发生改变;痰瘀毒合治中药干预能对其进行有效调节,且这种调节要先于血脂及血流变水平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