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作为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实现一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均衡的重要工具,也是调节国际经济竞争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量的影响成为经济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朝向全球化快速发展,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发展在不同方向上增加或降低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08年2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幅度己超过11.9%,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逐渐扩大,汇率波动性增加。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逐渐显现,同时巨额贸易顺差也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带来巨大压力,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因此,分析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以人民币汇率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介绍人民币汇率和我国贸易的历史和现状,综述国内外研究文献中关于汇率波动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实证分析框架、结论及一些特殊研究问题。第三部分介绍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模型,并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季度数据进行ML条件和J曲线效应检验。第四部分是建立汇率与贸易的计量经济模型,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协整分析,根据其数据输出结果进行ECM检验,从实证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量化关系;并且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第五部分总结汇率波动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再结合中国汇率改革及贸易发展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汇率改革和贸易发展等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