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型化学—物理复合交联高吸油树脂的合成与吸放油性能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吸油树脂中引入聚丁二烯(PB)柔性大分子链,能形成一种高交联度、低交联密度的松散三维分子结构,但PB也会参与多余的化学交联。使用与PB有类似结构但没有双键的乙丙共聚物(EPC)和分子量较低的石蜡,分别研究没有引入化学交联的填充材料以及分子量较低的填充材料对物理交联形成的影响。 采用悬浮聚合合成了石蜡或EPC填充型的高吸油树脂,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树脂吸油率和凝胶分率的影响。使用填充剂不同,最佳的配方和工艺也不同:对于石蜡填充,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DMA)的最佳配比为2∶1;对于EPC填充,则两者比例提高到4∶1。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1%、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0.4%较为合适。发现使用石蜡、EPC填充后,树脂的吸油率会增加,而凝胶分率却没有很大的变化,同时化学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降低了。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石蜡填充型树脂结构中不存在物理交联、EPC填充型树脂结构中存在物理交联。 研究了不同配方树脂的放油动力学,放油过程是吸油的逆过程,同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引发剂、交联剂、填充剂用量、单体配比等是重要的内部因素,而温度、压力等则是至关重要的外部因素。研究发现:交联剂用量的增加会使分子扩散阻力增大导致扩散速率下降。填充剂用量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利用有关的分子用扩散理论,对其扩散动力学进行了仿真研究。外部因素中温度、压力对粒子的放油速率影响很大,尤其是温度对放油速率的影响比交联剂、填充剂等的影响还要大。运用适当的理论表征不同温度下它们的放油动力学,利用相关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与结果进行了对比。 对树脂的重复吸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填充后的粒子重复吸油性能较好,说明填充后树脂的分子链更加松散。在反复的吸、放油过程中树脂的最大吸油倍率缓慢下降。对吸油后的油类作了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发现有部分聚合物溶解在油中;对反复吸放油后的粒子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多次吸、放油过程中粒子表面的局部出现大孔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PLA)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
建立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能源与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利用1995-2009年江苏省能源与经济相关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江苏省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研
自从Hoey (1991)的《语篇中的词汇模式》一书出版以来,在国内外语言教师和研究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此同时,关于词汇模式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但这些研究都局限于理论层次,
论文主要立足于库切小说的思想研究。库切从创作之初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时期的作品,几乎每部作品都充满了对人的问题的思考,人的生存、以及生存中的困境是他小说中关注的主
搭载柴油机的小型、紧凑型车辆中,每缸两气门设计的柴油机仍然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论述了对1台1.2L每缸两气门柴油机中气道-气门-缸内气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以描述其进气歧
以激光助视/微光夜间驾驶仪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夜间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野外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验证了该车辆驾驶夜视仪达到各项预期指标,证实了系统参数
"双麻"现象主要指一些领导干部在事关人民群众冷暖安全、衣食住行等具体工作上"麻痹大意"、"麻木不仁",该现象直接危害群众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突出
消防卫星通信的发展将把消防通信保障提升至更高的水平,最终提高消防部队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和抢险救援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消防卫星通信的使用现状,然后根据卫星通
论文综述了植物诱导抗病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研究进展。苯并[1,2,3]噻二唑-7-羧酸硫甲酯(BTH)是一类新型的植物诱导剂,此类物质出现后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植物病
由孔孟开端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揭示孔孟思想的原貌对现代文化建设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仁”是孔孟思想的核心概念。对“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