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东乡族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认知和行为现状展开了调查,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以探讨东乡族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社会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对不同职业、收入和教育背景下的东乡族女性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相对具体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东乡族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文化教育水平有限、经济收入不高、业余生活单一无趣,致使东乡族女性缺少体育参与的机会。2.据东乡族女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1)东乡族女性对体育的动机和认知不清晰、不明确、对体育缺少正确深刻的认识。(2)东乡族女性所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多为简单易行、缺少技术含量和竞技对抗的体育项目,以娱乐健身为主。(3)东乡族女性的体育参与时间十分有限,多趋于在农闲时进行。(4)东乡族女性所选择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是相对封闭、狭小的免费场所。(5)东乡族女性的体育活动成本较高,主要是时间成本较高且体育消费不理想。3.东乡族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中表现为“弱势群体”,影响东乡族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因素多元性。4.根据职业、收入以及教育背景分层下,对东乡族女性就其体育参与的意愿、影响因素、组织形式与渠道以及体育消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职业、收入稳定且具有相对较高文化程度的东乡族女性就其体育参与的意愿普遍较高。(2)就其制约体育参与的因素来说,文化程度低,越容易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所受民族、宗教影响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3)组织形式及渠道与其职业、收入以及教育背景影响不大,说明东乡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相对落后,体育资源匮乏。(4)就体育消费来说,根据不同职业、收入以及教育背景的东乡族女性体育消费整体不理想,表明对体育需求不明确。依据上述结论得出以下研究建议1.改善并提升东乡族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为其体育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注重东乡族女性生存与发展,普及东乡族女性的自我健康教育和未来意识,正确解读对女性的认识和尊重。2.强化东乡族女性的认知,促进东乡族女性的教育、职业、体育参与的公平;丰富东乡族女性业余生活,整合东乡地区体育资源,拓展体育参与的渠道与形式,提升东乡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减缓东乡族女性的生活压力,延长余暇时间,增加女性的收入和可支配权,为体育参与提供物质保障并降低参与成本。3.受制于宗教从而反作用宗教,合理利用积极因素,有利于提升东乡族女性体育健身的参与度和覆盖率;推进东乡地区的民族文化自信,传承并创新东乡族传统体育,使体育健身活动成为东乡族女性业余生活的主流方式;4.加快东乡地区的生态经济文化建设,优化生存环境,促进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公平,为其提供物质保障;依托东乡族少数民族文化,建立集传统、体育休闲等多功能、多渠道的“体育+旅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