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血小板聚集率指导下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半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0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术后1个月复查的患者(共114例),依据术后1个月时的血小板聚集率值进行分组,将口服替格瑞洛(90mg BID)且血小板聚集率>25%的患者定义为A组(27例),将口服替格瑞洛(90mg BID)且血小板聚集率<25%的患者定义为B组(47例),将口服氯吡格雷(75mg QD)的患者定义为C组(40例),于PCI术后1个月时将B组患者的替格瑞洛减量(45mg BID),并于分组后1周、1个月时复查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erebral and cardiac event,MACCE)与不良反应,所有数据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将双侧P<0.05定义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R)的基线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基线值相比,PCI术后1个月、分组后1周、分组后1个月时三组患者的PAgR均下降(P<0.001)。PCI术后1个月时,半量替格瑞洛组PAgR明显低于标准量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有显著差异(P<0.001);分组后1周时、1个月时,半量组PAgR值比标准量组高,但低于氯吡格雷组,其中标准量组与半量组PAgR无显著差异(P>0.05),标准量组与半量组PAgR值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MAC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大、小出血发生率中三组无显著差异(P=0.127),在轻微出血方面,标准量组发生率较半量组及氯吡格雷组高,有显著差异(P=0.03);在呼吸困难方面,标准量组发生率较半量组及氯吡格雷组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标准量替格瑞洛及半量替格瑞洛,均可发挥有效的血小板抑制作用,且强于氯吡格雷。2.利用血小板聚集率指导STEMI患者PCI术后应用半量替格瑞洛是有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