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斗铲倒堆工艺露天煤矿采区转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hao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是集采、运、排为一体的开采工艺,由于没有运输环节,故与其他露天开采工艺相比,具有剥离成本低,劳动效率高的显著优点,适用于近水平或缓倾斜煤层,对剥离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气候条件等无严格要求。大型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已经在黑岱沟露天煤矿成功应用,目前该矿开始由第一采区向第二采区转向过渡,而国内尚无拉斗铲倒堆工艺条件下露天煤矿采区转向经验,拉斗铲倒堆工艺受到作业空间和开采参数及开拓运输系统的严格限制,在此条件下的采区转向明显不同于单斗-卡车间断工艺,需要对相应的基本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论文针对含拉斗铲倒堆工艺的综合开采工艺条件下露天煤矿采区转向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分别从该条件下露天煤矿采区转向的基本方式、采区转向期间物料流的移动规律、采区转向期间的采剥工程可靠性及各单一开采工艺之间的耦合规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基于露天煤矿采区转向的基本方式,提出了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条件下采区转向的合理方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采区转向方式选择评价体系,揭示了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采区转向演化规律。(2)研究了采区转向期间剥离物运移规律,通过分析转向前后内排土场空间的不均衡性,优化开拓运输系统并揭示其演化规律,尤其是煤的运输通道优化设置。根据内排空间的释放情况,揭示内排最终高度、物料流向和采剥工程的耦合关系,最大限度的利用露天矿内排土场,减少外排占地和缩短剥离物排弃运距。(3)为了保证正常的产量接续,利用可靠性理论定义采剥工程可靠性的概念,建立了设备调动原则和作业位置确定方法。(4)根据限制和非限制工艺的特点,研究采区转向期间各单一工艺之间相互匹配及相关参数的调整,实现了转向期间拉斗铲倒堆工艺倒堆台阶高度的动态调整。据统计,我国已经或将要开发的适合露天开采的大型、特大型煤矿区中煤层倾角绝大部分小于10°,属近水平或缓倾斜煤田,煤层结构简单;其中相当部分煤层倾角小于5°,为近水平煤田。因此,我国正在开发和规划开发的多个大型露天矿区都具备应用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的基本条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将为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推广应用提供基本理论和相应的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危险驾驶罪作为一个新增罪名出现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和交通肇事罪共同构成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表述如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
100多年前,"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着自己设计的飞机翱翔在天空,我国的飞机研制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100多年后,国产大客机C919基本完成了总装对接,我国步入世界民用航空制造业
期刊
随着以习近平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的成立,我国正在向网络强国迈进,网络语言也随着网络世界的迅猛发展而不断发展。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语言,它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主
随着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s(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Surface、google眼镜等为代表的智能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使得基于这些智能移动设备的移动游戏正越来越盛行。移
硫代酰胺和含硫杂环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其中,硫代酰胺在有机合成中也是重要的合成子。所以关于硫代酰胺和含硫杂环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引起了有机合成工作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囚徒困境”这一模型的现实表现。本文以“囚徒困境”这一理论模型及其最优策略
<正>支付体系是我国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是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与国情相适应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在服务货币政策实施、推动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促进
【背景】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SDAVF)是脊髓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脊髓血管病的70-80%,以中老年男性常见,年发病率为5-10/1000000人。该病
新课改之后,“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正式进入初中语文教材。随着课改的深入,综合性学习成为亮点的同时也成为了困扰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为有效的解决语文综合性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内金融业出现问题的背后,隐含着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博弈。因而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学术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伴随市场经济的高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