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超高速、远航程、强打击以及防反导等优异特点。飞行器变形技术可以主动地改变自身的外形结构,减小阻力,获取更优的气动特性与操纵能力,从而提高飞行性能。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采用常规飞行器的变形技术后,可以使得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变形能力,从而可以融合两者各自的独特优势。然而外形改变会带来的气动受力的显著变化,且全程的高超声速飞行带来的气动条件十分复杂,使得飞行器的飞行控制呈现出强不确定性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超高速、远航程、强打击以及防反导等优异特点。飞行器变形技术可以主动地改变自身的外形结构,减小阻力,获取更优的气动特性与操纵能力,从而提高飞行性能。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采用常规飞行器的变形技术后,可以使得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变形能力,从而可以融合两者各自的独特优势。然而外形改变会带来的气动受力的显著变化,且全程的高超声速飞行带来的气动条件十分复杂,使得飞行器的飞行控制呈现出强不确定性以及强耦合等特点,因此传统将制导系统与姿态控制系统分离设计的思想将不适用于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本文将飞行器的变形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控制过程,形成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有自转的标准椭球地球模型下,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建立了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的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因为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所具有的变外形特性,因此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中包含了附加力以及附加力矩,由此组成了完整的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的六自由度运动模型。2.运用飞行器气动数据的计算软件获取每个状态参数不同点组合下的六自由度气动系数数据表,然后再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获得的各个气动系数进行多项式拟合获取表达式,由此即得到了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的气动模型。同时为了梳理飞行器气动特性中变形的影响规律,对所获得的气动模型关于变形率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3.建立了基于航程和方位误差控制的严格反馈型平飞段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设计模型,再运用自适应块动态面方法进行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同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在一体化控制系统中,在平飞段飞行全程不同的马赫数情况下,利用机翼的变展长特性,保持飞行器所受的阻力最小,从而达到速度损耗最小的目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块动态面方法进行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方法能很好地完成对高超声速变展长飞行器平飞段的飞行任务,到达终点时的落点偏差很小,同时在相同的航程下,飞行器的速度损耗值减小了15.16%,显著地增加了飞行器的终点速度及攻击动能。4.建立了适用于倾斜转弯控制的严格反馈型俯冲段带落角约束的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自适应块动态面方法进行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同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在一体化控制系统中,利用机翼的变展长特性,使得展长和攻角的协同变化,实现对质心运动的快速稳定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块动态面方法进行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设计方法能很好地完成对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俯冲段的运动设计,同时变展长飞行器相比于固定展长飞行器,落点偏差更小,运动时间更短,落点倾角控制精度更高,攻角的变化量和俯仰舵偏角的变化量更小。通过蒙特卡洛打靶实验验证了变展长飞行器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下的鲁棒性,且变展长飞行器的落点CEP小于固定展长,说明变展长飞行器的鲁棒性要强于固定展长。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变形/制导/姿控一体化设计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在平飞段和俯冲段的飞行控制问题,且可以有效抑制不确定项的影响。文章的研究成果为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研究提供了新型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多目标数据关联与跟踪技术是光学监视卫星对目标进行状态估计和态势评估的关键技术之一。相较于同步轨道卫星,中低轨卫星距离观测目标更近,但是,中低轨卫星自身平台会产生较大幅度的运动,给目标的跟踪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即针对中低轨动平台下的多目标数据关联与跟踪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虚假轨迹剔除、片段轨迹关联以及机动目标跟踪三个方面。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第三章研究了恒星类虚假轨迹剔除技术。首先介
美国等国家在持续发展强大的空间目标监视系统,我国的航天器,大至空间站,小至皮纳卫星,全部暴露在其监视之下,任其跟踪、被其编目、由其预报,不仅航天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从任务层面更是难以保守秘密,对国家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尤其军事利益产生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在航天界引起关注,并催生了卫星隐身技术的研究,但由于关键技术与经济代价等原因进展缓慢,远未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独辟蹊径,从轨道设计角度寻求该问题的
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用频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辐射源的功率越做越大,强电磁武器技术发展也极为迅速,电子信息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电磁威胁。高速大功率限幅技术是目前射频前端防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应用于传输线和天线的高速大功率限幅技术展开了研究。首先,研制了一款宽带高速大功率集成限幅器。通过对比分析各种限幅电路的优势和局限性,充分利用Si基PIN二极管耐受功率高,Ga N肖特基二极管响应
冲压旋转爆震发动机作为一种使用爆震燃烧作为组织燃烧方式的新型推进系统,具有更高的理论热循环效率以及更紧凑的结构,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广阔的前景。但旋转爆震发动机隔离段独特的环形结构,以及燃烧室内的恶劣反压环境都对冲压旋转爆震发动机的隔离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隔离段构型以及出口旋转反压条件下隔离段来流和燃料喷注混合进行研究,并且进行了不同来流马赫数下的旋转爆震燃烧模拟研究。
为了提高放射培训考试工作的效率,节约成本,突破放射培训考试工作在人力、物力和时间、空间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依托数字化与“互联网+”,通过web页面搭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放射培训考试系统。本研究完成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放射培训考试系统的开发,使各部分通过网络互相联通,保证数据互通和业务联动。该系统可以使学员全天候、全时段在线参加培训和考试,节约了人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系统建设的预期。
新型高速飞行器对可快速制备的高性能隔热材料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采用气相氧化铝粉末为纳米基体,莫来石纤维作增强纤维,铝酸盐水泥作粘接剂,α-SiC粉作遮光剂,Pluronic P84作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作溶剂,以浇筑成型、常压干燥制备工艺,制备出了耐高温气相氧化铝基隔热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规律,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论如下:通过材料体系和制备工艺设计,确
卫星研制与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对卫星性能和寿命直接造成影响。需要在设计阶段就综合考虑各类不确定性影响,开展面向可靠性和综合效益的设计优化。其中,如何对各类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准确建模,是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卫星多层级系统集成的特点,本文基于贝叶斯融合方法提出了复杂多层系统结构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为卫星的不确定性建模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卫星不确定性建模及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的研
随着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无人机的使用,于是研究者们受启发于自然界的集群行为,提出了无人集群的概念。而本文关注的是无人集群研究中的一个典型问题——无人集群多目标分配问题。该问题要求每架无人机必须准确到达每个目标位置,并在飞行过程避免相互碰撞和躲避威胁区域。在传统的解决方法中,它被视为一个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但是这类方法求解需要全局信息,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就需要重新计算最优解,这样
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过程中,直接暴露在高热流下的结构的热防护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尤其是飞行器头部位置,是直面高温高速来流,承受热流最大的位置,需要可靠的冷却系统对其进行冷却,头部一般以耐烧蚀材料对高热流进行抵抗,很少有合适的冷却方式运用于头部,疏密材质的头部发汗冷却方案虽然进行了很多机理实验,但几乎很难用于高速飞行器头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头部冷却系统,通过高温合金钢设计球头换热内流道模型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美的追求日益增加,滥用化妆品、过度清洁护肤及不正规的医美治疗现象越来越多,加上环境污染、精神压力紧张等因素,导致敏感性皮肤不断增加,在全球的发生率接近40%,部分国家地区的发生率可高达50%~70%。某些皮肤病,如痤疮、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等也常伴有敏感性皮肤的发生,且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及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