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全面发展的需求,国家形象构建逐渐受到重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开始密集有规划地进行国家形象宣传,不仅接连举办大型国际活动,还制作国家形象宣传片等对外进行传播。而对外援助也是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国家在无偿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国际传播发展方面投入非常大。如何将两者结合,更好地为国家形象构建与发展服务,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但遗憾的是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屈指可数。 本文即是在现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援助报道以及国家形象构建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关键性问题。为了更好地探索对外援助报道与国家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人民日报》1949年至2013年有关对外援助方面的报道进行了实证内容分析。发现,第一,自新中国成立起,《人民日报》的对外援助报道一直在为国家外交政策服务,体现出中国外交中在不同时期最重视的部分,经历了从政治重心、政治与经济重心、经济重心、经济与软实力重心、软实力重心的报道侧重的转变过程。第二,不同时期的对外援助报道反应了不同的中国国家形象,这启示我们,国家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需要构建不一样的国家形象。第三,构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本质上取决于国内人民的需求,对外援助报道需要做到足够敏感,及时调整报道策略,从而更好更准确地反应当时人们对国家形象构建的需要和要求。鉴于当下国家对软实力的重视和需求,以及人们对构建一个和平、合作、共赢的国家形象的需要,《人民日报》对外援助报道要做到因时而变,尽可能地让对外援助报道更好地该时期的国家形象构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