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兴起,MOOC正推动着人类教育的再次革新,但在MOOC高注册率与低完成率的质疑声中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MOOC该如何发挥其优势,实现真正的应用价值,值得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反思。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提升学习者社会性交互水平被认为是增强MOOC质量、提升其完成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试图以信息系统成功模型(D&M)、技术接受模型(TAM)、心流理论(Flow)以及交互理论为基础,结合MOOC社会性交互平台内外部环境的特点与学习者特征,提取影响学习者社会性交互行为的因素,构建MOOC学习者社会性交互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该模型分别借鉴TAM模型分析外部影响因素(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感知有用性、感易用性、交互态度)与Flow理论分析内部影响因素(感知控制、感知娱乐、专注、好奇),对于社会性交互行为的效应关系,旨在深入剖析学习者交互过程中内外部因素对交互行为的驱动作用。本文依据技术接受模型与心流理论成熟量表,结合社会性交互平台的特征,编制MOOC学习者社会性交互影响因素量表,选取某综合型大学三个层次的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为研究样本,采用网上问卷星获取样本数据,并对试测样本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确定正式问卷。通过再次发放、回收问卷,对获取的290名MOOC学习者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并验证假设,最后,提出增强MOOC学习者社会性交互质量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MOOC社会性交互外部影响因素中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对学习者感知易用性产生影响;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有用性与易用性感知共同影响学习者的交互态度,进而对交互行为产生影响;在内部影响因素的四个潜变量中,感知控制与专注的相关系数低于显著水平,因此,不支持其对交互行为的相关性假设;感知娱乐与好奇对交互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鉴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MOOC社会性交互现状,本文从内外部两个层面提出MOOC学习者社会性交互优化策略。利用知识融合技术对社会性交互信息资源与MOOC资源进行知识融合,为学习者提供多元、精准的知识服务;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化,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多功能性与维护性,提升学习者交互时的操作体验;通过个性化的智能推送,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精准支持,满足学习者认知与情感的需求;创建“心流体验”激发学习者内部动机,使学习者在提升认知发展水平过程中,获得娱乐感与好奇心,促进积极的交互行为。本文由六个章节构成,具体的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国内外社会性交互与MOOC交互的研究现状,并总结出目前MOOC社会性交互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的局限性。第二章概述社会性交互概念、内涵,以及对MOOC社会性交互概念的界定。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交互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和心流理论,提取影响MOOC学习者社会性交互的相关因素。第三章依据本文的相关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定义研究变量,借鉴目前成熟的研究量表结合MOOC社会性交互的特点,设计出本研究假设的测量指标量表。第四章选取MOOC平台学习者进行试测,运用SPSS软件对试测问卷进行错误值、信度与效度检验。根据试测结果修正与完善问卷,发放与回收正式问卷获取数据,再次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第五章依据理论模型,运用AMOS构建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模型参数估计与评价,对模型进行修正,验证研究假设。第六章总结与讨论研究结果,根据MOOC学习者社会性交互现状,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提升策略,探讨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