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 E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复杂的渐进过程,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是食管癌治疗失败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胞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GJ)由两个相邻细胞膜上4个连接子(connexon)相互衔接而成,是普遍存在于细胞间的膜通道结构。每个连接子由6个相同的连接蛋白亚单位构成,每个亚单位即称为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Cx)。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是由相邻细胞间通过间隙连接所介导一种通讯方式,参与了细胞间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及电信号传导的电偶联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代谢偶联,在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新陈代谢以及内环境的稳定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间隙连接蛋白异常表达所导致的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功能的缺陷与多种肿瘤的恶性增殖和转化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表型可能与间隙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受抑、GJIC功能的抑制密切相关。作为GJIC基本结构单位的Cx是一个多基因,发育上保守的大家族,连接蛋白的表达既有其组织特异性,又有交叉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基因Cx43和Cx26与食管鳞癌发生及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寻找能够早期发现食管鳞癌发生和浸润转移的有效指标,并探讨抑制食管鳞癌发生和浸润转移的方法,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法联合检测了食管鳞癌组织4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7例及4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x43、Cx26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x26和Cx43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研究,试图阐明Cx26、Cx43的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意义;并进一步阐明Cx26、Cx43基因抑制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机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分子学机理及寻找抑制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1.42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分别取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鳞状细胞癌,其中包括Ⅰ级19例,Ⅱ级15例,Ⅲ级8例;分为淋巴结转移组14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28例,前者手术清扫的食管周围淋巴结中发现癌转移,后者未发现癌转移。据浸润深度分为浅层组15例,肿瘤浸润深度在浅肌层以下,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和深层组27例,肿瘤超过浅肌层浸润至深肌层或外膜层。每例标本均在癌灶及远端正常粘膜组织处分别取材。2.分别运用RT-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及17例癌旁组织中Cx26及Cx4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3.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多样本率的比较采用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差异性分析用配对x2检验,相关性检验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取a=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1Cx26 mRNA在正常食管粘膜中相对表达量为0.879±0.046,而在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分别为0.787±0.084、0.707±0.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级、Ⅱ级、Ⅲ级食管鳞癌组织中Cx26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6±0.074,0.766+0.092,0.758±0.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浅层浸润组和深层浸润组癌组织中Cx26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7±0.112,0.785±0.09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26mRNA相对表达量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0.768±0.11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0.825±0.0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x43 mRNA在正常食管粘膜中相对表达量为0.783±0.051,而在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分别位0.715±0.037、0.692±0.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级、Ⅱ级、Ⅲ级食管鳞癌组织中Cx4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1±0.084,0.707±0.085,0.638±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浅层浸润组和深层浸润组癌组织中Cx4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6±0.105,0.681±0.05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x43mRNA相对表达量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0.638±0.11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0.785±0.0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食管鳞癌组织中Cx26蛋白表达率40.5%(17/42),显著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70.6%(12/17)及正常食管粘膜95.2%(40/42);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Cx26阳性率越低,在Ⅰ级、Ⅱ级、Ⅲ级食管鳞癌组织中Cx26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8.4%,20.0%及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2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加深而明显降低,浅层浸润组和深层浸润组癌组织中Cx2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14/15),11.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x26蛋白的表达率21.4%(6/28)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8.6%(11/14),两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4.食管鳞癌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率31.0%(13/42),显著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64.7%(11/17)及正常食管粘膜88.1%(37/42);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CX43阳性率越低,在Ⅰ级、Ⅱ级、Ⅲ级食管鳞癌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7.4%,26.7%及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4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加深而明显降低,浅层浸润组和深层浸润组癌组织中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11/15),7.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x43蛋白的表达率7.1%(2/28)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8.6%(11/14),两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5食管鳞癌组织Cx26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Cx26蛋白表达阳性的17例病例中,其相对含量(x±s)为0.830±0.070,Cx26蛋白表达阴性的25例病例中,相对含量(x±s)为0.772±0.1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食管鳞癌组织Cx43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Cx43蛋白表达阳性的13例病例中,其相对含量(x±s)为0.762±0.044,CX43蛋白表达阴性的29例病例中,相对含量(x±s)为0.645±0.0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x26蛋白的表达和CX43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Cx26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例中, 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6%(12/17),Cx26蛋白表达阴性的病例中,Cx43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为96.0%(24/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食管鳞癌组织中Cx26、Cx43蛋白及nRNA的阳性表达均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提示Cx26、Cx4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有关。2Cx26、Cx43 mRNA和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基因表达缺失或减少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局部侵袭和转移过程。3Cx26、Cx43 mRNA和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提示Cx26、Cx43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4.Cx26、Cx43 mRNA表达和Cx26、Cx43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提示Cx26、Cx43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