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史相关论文
在马达加斯加海岛上生活着一种特有物种——狐猴。为了躲避各种各样的危险,它们常年生活在带有毒刺的刺林中。虽然刺林旁边长有许......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名,明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马镇人。是驰名中外的历史......
黄干 (115 2 - 12 2 1年 ) ,字季直 ,号勉斋 ,福建闽县人。他长期从学于宋代大儒朱熹 ,得朱熹思想之真传 ,深为朱熹所器重 ,称“吾......
李泽厚:一个时代的思想启蒙者 李泽厚成名于1950年代,却在1979年到1989年之间,成为“我们时代最灵敏的思考者”;在“读朦胧诗和......
对待先贤,似乎情不自禁地就会涌起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正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然而细究起来,这其中的关联,原是大有讲......
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不乏学术论争,同行之间尤然。而所有本于学术探讨的论争,无论激切还是温和,自然都会有益于学术的发展,值得后人重......
在新近一期的《文汇报》上,刊载了葛剑雄评价民国学术水准的文章。近年来,随着“民国热”的升温,一批“民国范儿”的故事流传日广......
南宋朱熹与清朝戴震是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两大杰出代表,并且都是古徽州人。戴震对于朱熹的批判见于《孟子字义疏证》一书,而戴震......
摘 要:作为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新兴走向成熟,从学术思想萌芽走向學术繁荣的历史代表,先秦学术史当之无愧。尤其是春秋......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最早从事学术史研究的学者,其《訄书.清儒》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今从撰著收录、主要内容、学术价值及影响诸方......
著成于1920年10月的《清代学术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梁启超仅用半月之余一挥而就的,这不免在彰显其“才情”的同时,又授人以......
南宋编选诗文的风气颇盛,原因有四。南宋诗文选本出现了新的品种,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分类趋于精细,反映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蕴。南宋......
我们的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他们学什么都比别人快两三步,就像高考状元一样厉害。然而,这些......
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舍说:“一个作家,虽不必是一部百科全书,但必须知识丰富。天下几乎没有和作家不相干的事情。......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他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重镇。也许他的学问太过精深,人们对他的狂放更......
1949年1月,傅斯年随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台北,并兼任台湾大学校长。 台大有一位叫李祁的女教授,是中国第一位考取庚子赔款留学的留......
当年,顾颉刚以一位北大年轻助教的身份,用一封发表于《读书杂志》、寥寥数语的 《与钱玄同论古史书》,无意间发动了一场震撼整......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时期以反清排满著称于世的革命家,他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影响尤其显著.侯外庐先生说:“太炎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是自......
当代著名甲骨文专家胡厚宣先生曾说:“殷商甲骨和西域汉简、内阁大库,并称为本世纪(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三大发现。”列于三大发现首......
宋代之前,学者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都是从一定学术观点出发的,一部庄学史反映了一部中国学术史,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
学术争鸣是学派发展的重要途径。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派多是在与其他学派的争鸣中确立其地位的,如同汉代思想家王充所言的那样:"......
<正>日本是世界四大汉学研究重镇之一,在文史哲多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出土简牍文书研究的诸多成果,具有很好的典范意......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东发学案》中叙述程朱理学的发展线索时说:“四明之专宗朱氏者,东发(黄震)为最。”又指出,尽管朱熹生前斥浙江......
<正> 刘向校书,是汉代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一件人事,班固《汉书》和荀悦《汉纪》曾经有过如下的纪......
西汉前中期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王云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渊源流长。可是长期以来;学术界......
麻天祥是海内外知名的佛学研究和中国学术史研究专家,其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国近代佛学、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禅学、宗教哲学四个方......
朱熹是中国学术史上著名的经学大家和理学大家,世称“朱子”。明清两代,人们偏重于研究朱熹的学术成果,对朱熹的文学成就却无暇关......
蒋廷黻的遭遇,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前半生“学者论政”,后半生“学者从政”,随时代更迭而浮沉,随政权变革而零落。近代......
在中国学术史上,朱光潜是以美学家的身份出现的。纵观他的美学体系,有两大命题支撑他的理论体系,这就是“人生艺术化”和“艺术人生化......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学术史研究颇受青睐,常有佳作问世.个中缘由纷繁,与世纪之交人们的"回顾"心态不无关联,亦有志向宏伟......
在汉代,章句学兼具政治和学术双重属性。作为政治活动,章句学的出现与儒术的兴起相伴,并得到了汉朝政府的大力支持,章句学的主体内容是......
学术思潮是学术史的主流、思想史的灵魂、时代的旗帜。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思潮,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培植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禀赋,是事关中......
汉字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评孙雍长《转注论》黄德宽“六书”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经典理论,“转注”为“六书”之一。许慎之后,有关......
熟悉张舜徽先生学术观点的人都知道,先生继承了中国学术史上轻视或鄙薄文人的学者传统,完全认同扬雄视诗赋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学术史,这是重要的历史课题,需要加以研究。本文拟探讨任继愈先生(1916.4.15~2009.7.11)学术研究的唯物史观......
中国哲学与思想史的学术传统不仅是一种知识谱系,而且是一种价值系统。沿着梁启超所开辟的以新史学为旗帜的现代学术道路,无论是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傅斯年与陈寅恪,是中国学术史上呼风唤雨的两位大家,傅斯年娶了陈寅恪的表妹俞女士为妻。他們两人之间的君子之交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20世纪之交,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接踵而来,敦煌遗书、明清大内档案、殷墟甲骨、汉晋木简,这被后人称为中国学术史的“四大发现”,彻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