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2.0是在Web2.0网络环境下于2005年提出的新名词,它以用户为中心,以Web2.0理念与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是一种新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运作方式。它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来自像Google、Amazon等网络信息服务商的竞争环境下适时提出,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对图书馆2.0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书馆2.0自产生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图书馆2.0的内涵进行阐述,观点多达几十个。因此,本文首先对图书馆2.0的含义及特征进行了梳理,在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图书馆2.0的理解和认识。并对图书馆2.0的相关技术(如RSS、博客、博客、维基、标签等)和相关理论(如长尾理论、微内容、六度关系理论等)进行了概要介绍。其次,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调查,对图书馆2.0相关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了总结和罗列,并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应用图书馆2.0服务的实际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对比分析,指出了国内高校图书馆2.0在建设应用过程中与国外高校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然后选取了汇文书目检索系统OPAC3.5、厦门大学知识资源港和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2.0服务为实例进行了案例分析。为了更好的从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度,了解图书馆2.0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对国内20所高校图书馆的1000名读者和15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访问调查,以此了解他们对图书馆2.0及其相关服务的认知、应用程度及意见看法,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理论、技术分析和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高校图书馆2.0的服务模式进行了逐步的深入研究。首先对高校图书馆2.0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人、资源、技术和服务)进行概括分析;其次是从交流互动、资源建设和个性化服务三个角度分别构建了各自的高校图书馆2.0服务模式;最终本文在这三个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合,最后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构建了高校图书馆2.0应用总模式,并指出高校在建设图书馆2.0服务过程中需要加强必要的宣传、培训等用户支持机制和信息安全过滤机制,以保障图书馆2.0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更好地发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