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种新兴蔬菜病毒病特性研究及其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病毒病是美国蔬菜产业中的重要病害,严重为害蔬菜作物,导致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番茄褪绿斑病毒(Tomato chlorotic spot orthotospovirus,TCSV)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美国番茄和葫芦科蔬菜上新出现的三种病毒.本文对这三种病毒进行了研究:  2013年,从墨西哥番茄病株上首次分离得到了一种新的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命名为ToMMV.本研究获得了两个新的ToMMV美国分离物,分别命名为ToMMV SC13-05和ToMMV CA16-01,并得到两个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X898033和KX898034).经过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ToMMV各分离物同源性很高(99.4-99.6%),与ToMV同源性较高(84.3%).为了快速区分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和ToMMV,本研究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多重RT-PCR,可以同时检测TMV、ToMV和ToMMV三种番茄tobamoviruses.寄主范围调查表明,ToMMV可以系统性侵染多种茄科植物,包括曼陀罗和珊西烟,寄主范围比ToMV略广.  在ToMMV致病性研究中发现,接种ToMMV后,ToMV抗病番茄品种B中的小部分植株(≈10%)出现感病症状.通过Tm2基因测序及基因型测序发现,抗病B和感病B植株均为纯合型Tm-22/Tm-22植株,并未筛选到与感病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通过进一步的转录组分析发现,在出现坏死症状的S-B植株中,番茄-病原互作途径中编码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1b、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和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subunit1的基因在感病B植株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因此坏死症状的产生可能与番茄品种B植株的抗病反应相关.在高温条件下ToMV V13-07和ToMMV MX5可以诱发B植株的抗病反应,产生系统性坏死症状.  TCSV于2012年在弗罗里达州番茄植株上发现,为该病毒在美国的首次报道.本研究对纽约州长岛地区的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病毒进行初步调查,在采集的样品中V16-150呈TCSV阳性,为TCSV在纽约州的首次报道.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高效、快速的TCSV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弗罗里达州番茄植株上TCSV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40个症状样品中的30个样品感染TCSV.  2013年,CGMMV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种子生产田的甜瓜、黄瓜和西瓜植株上检测到了CGMMV.本研究从Agdia CGMMV ELISA阳性对照样品中获得了两个CGMMV分离物,分别命名为CGMMV EU1和CGMMV EU2,并得到两个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KY910828和KY910829).经过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CGMMV EU1和CGMMV EU2与俄罗斯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加拿大分离物ABCA13-01亲缘关系较远.在寄主范围调查中发现,CGMMV ABCA13-01的实验寄主范围主要为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另外,该分离物可以侵染菊科的莴苣、茼蒿和夹竹桃科的长春花,寄主范围比其他CGMMV分离物更为广泛.最后,对DAS-ELISA、ImmunoStripe?、real-time RT-PCR和RT-LAMP四种CGMMV检测方法在CGMMV种子健康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对比.Agdia公司新版ELISA试剂盒在种子健康检测中灵敏度、可信度和稳定性更高,最适用于CGMMV种子健康检测.  本文立足于美国新兴蔬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首次对ToMMV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初步了解了ToMMV在美国的发生情况.首次对TCSV在纽约州长岛区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对CGMMV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分别建立了三种病毒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本研究为三种新兴病毒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病毒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转基因棉花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量商业化种植,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在持续的选择压力下,可能会对Bt毒素产生一定的抗性。随着抗虫作物的广泛种植,靶标害虫的潜在抗性成为首要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一种主要由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所引起的玉米叶部真菌性病害,其在我国玉米产区分布十分广泛。目前,人们对于该病害致病分子机理领
学位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哈密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国内外重大检疫性植物病害。本试验研究对象P. anomala0732-1能代谢产生对哈密瓜果斑病病原菌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