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趋频繁,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高。在这一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变得尤为重要。其中,政治文本负有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执政理念和方针政策,反映国内发展情况和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使命,因此,政治文本的翻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为例,通过中英版本的对比分析,探讨当今政治文本复杂多变的翻译生态环境,以及译者如何适应并做出恰当的选择,尤其是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从而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保持生态平衡。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作为新时代典型的政治文本,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并且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也较以往大不相同。而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要主动适应生态翻译环境,并根据三维转换原则做出适应性选择。通过案例分析,笔者认为译者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灵活运用了释义、增译、减译、注释等翻译策略,既保持了原语生态,也顾及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