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淀粉为原料,系统研究了羧甲基淀粉制备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与取代度的关系、对溶剂法制备的羧甲基淀粉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溶剂法以淀粉(种类)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氢氧化钠为碱化剂,一氯乙酸为醚化剂,对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乙醇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醚化反应的影响,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随着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乙醇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延长、升高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在各影响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乙醇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五个因素为变量,以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为控制指标,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得出这五个因素与取代度的关系,确定了制备羧甲基淀粉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一氯乙酸0.075mol、氢氧化钠0.2mo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90min、无水乙醇70ml。絮凝是水处理最常用的处理工艺之一。絮凝剂是该工艺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絮凝效果的好坏,现在人们对用水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研发高效环保的絮凝剂一直是广大水处理工作者关心的课题。用上面制备的羧甲基淀粉再进行絮凝实验。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体系,探讨了羧甲基淀粉的絮凝性能,烧杯絮凝评价实验表明:羧甲基淀粉投加量为4mg/L时,剩余浊度可降至3.2NTU。若以羧甲基淀粉为助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当投加8mg/L聚合氯化铝(PAC)以及0.2mg/L羧甲基淀粉(CMS)则浊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浊度去除率能达到90%,羧甲基淀粉(CMS)用量较聚合氯化铝(PAC)少,在考虑到成本因素的前提下(羧甲基淀粉的价格是聚合氯化铝的十倍),而且羧甲基淀粉易发生质变。实际应用中,仍然选用聚合氯化铝作为常规水处理絮凝剂。而且,羧甲基淀粉能作为助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配合使用,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