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折射介质中孤子脉冲传输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we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折射介质是近年来人工合成的一种新奇的材料,它同时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目前,已经能够从微波段到红外甚至光波段实现负折射材料,这种进展对材料、光电子、通信等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开展负折射介质中孤子脉冲的传输研究不仅拓展了传统的非线性光学领域,还有望导致产生全新的操纵光的技术,从而发展出新型光电子器件。本文结合最新的负折射介质的独特性质和传统的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孤子脉冲在负折射介质中的传输,建立孤子脉冲在负折射介质中传输的物理意义清晰、数学形式简洁的理论模型,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理论模型,揭示出孤子脉冲传输的新现象和新特性并分析其物理原因。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第一,除了折射率符号相反以外,负折射介质与常规的光学介质的最大区别在于负折射介质还具有色散磁导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介质的特性和孤子脉冲的特性重新建立孤子脉冲在负折射介质中的传输模型,为研究负折射介质中孤子脉冲的传输特性奠定理论基础。我们从Maxwell方程组出发,结合常规的孤子脉冲传输理论和负折射介质的特性,得到了一个描述负折射介质中电场脉冲非线性传输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清晰地体现了负折射介质特有的属性对孤子脉冲传输的影响,揭示了色散磁导率和磁的非线性特性导致的负折射介质与常规介质中脉冲传输的差别。第二,负折射介质中孤子脉冲的传输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理论分析十分复杂,数值模拟成为重要的分析手段。我们基于负折射介质中电场脉冲非线性传输的理论模型自主开发了能模拟孤子脉冲线性和非线性传输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并与文献报道的理论结果进行比对,考核了程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详细分析了自陡峭效应及二阶非线性色散效应对基阶和高阶孤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陡峭效应造成了孤子脉冲中心的偏移,偏移的方向恰好与正折射介质相反,同时它的符号以及孤子所处的色散区域决定了脉冲中心偏移的方向;在反常色散区,非线性色散系数的正负决定二阶非线性色散效应导致脉冲展宽或者压缩,同时它也决定了孤子演变的强烈程度。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数字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各种基于IP技术的应用得到日益广泛的发展。Internet上的各种应用正逐步向着宽带和实时的趋势发
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打造信息化的产业线,已经成为各行业进行技术更新换代的趋势,所以急需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因而,计算机专业的实训课程就
期刊
在新课改浪潮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凸现出来,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因此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观念的基础上,创设出激趣式教学课堂,
期刊
2019年新年伊始,由中盐上海市盐业有限公司冠名的大型人文美食节目《上海的味道》在电视台和互联网平台热播,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赞誉.短短2个月,节目在全网互联网平台的
期刊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煤矿机车因超速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矿车速度测量记录系统的研制,可以有效地解决井下矿车速度难以监控的问题。它将矿车速度的测量、超速报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