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烯酰胺(Acrylamide, AM)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油炸食品尤其是油炸马铃薯片中含大量AM,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对丙烯酰胺的传统检测方法主要借助色谱技术,具有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高,仪器昂贵,而且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不能实现快速检测。电化学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可实现现场检测,已在检测分析中广泛应用。论文结合纳米铂黑(PtNP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材料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特点,分别利用电活性物质血红蛋白(Hb)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可结合丙烯酰胺的反应,基于修饰玻碳电极(GCE)对丙烯酰胺进行电化学检测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电极材料选择研究:分别利用MWCNTs、羧基化MWCNTs、羧基化MWCNTs-RTIL、羧基化MWCNTs-DMF修饰玻碳电极,基于碳纳米管修饰GCE对GSH的响应,以及纳米铂黑修饰GCE对Hb的响应,对修饰电极可靠性进行研究,初步筛选出MWCNTs/GCE、羧基化MWCNTs/GCE、羧基化MWCNTs-RTIL/GCE和PtNPs/GCE四种修饰电极。对修饰材料进行优化,基于碳纳米管修饰GCE,MWCNTs、羧基化MWCNTs最佳浓度为0.5mg/mL,RTIL与羧基化MWCNTs最佳比例为2:9;基于纳米铂黑修饰GCE,电沉积时间240s时,电极表面纳米铂厚度最佳。2、检测条件优化研究:对GSH测试环境进行优化,结果表明GSH检测环境最佳pH为3.5;对Hb测试环境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b检测环境最佳pH为7.4,Hb与电子媒介体浓度最佳比例1:100。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羧基化MWCNTs-RTIL/GCE对GSH响应效果明显。3、丙烯酰胺检测研究: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将不同浓度AM引入到检测体系中,结果表明,利用羧基化MWCNTs-RTIL/GCE,基于GSH和AM的结合反应,氧化峰电流变化与AM的浓度成比例,线性方程为△iap=2.85×10-3cAM+14.3327,相关系数R=0.9981,线性范围10~600μM,检测时间10s,样品加标回收率92.93%;利用PtNPs/GCE,基于Hb和AM的结合反应,氧化峰电流变化与AM的浓度成比例,线性方程为△iap=0.06671cAM+0.12185,相关系数R=0.9994,线性范围20~200μM,检测时间25min,样品加标回收率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