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记忆的准确性程度,记忆可以分为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真实记忆表示事件真实发生过;而错误记忆是指对从未发生的事件的回忆或再认,或是指对已发生事件的错误回忆或再认。现有汉语认知中的错误记忆研究主要集中在汉字层面,发现字音和字形关联均能引发汉字错误现象。儿童汉语认知中,年龄增长与错误记忆的关系如何,字义关联如何影响汉字错误记忆,汉语词汇以及句子错误记忆的特征以及机制如何仍亟待深入探究。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汉字、汉语词汇、句子及语篇为实验材料,以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系列实验研究探索汉语字、词、句错误记忆现象。具体包括三大研究:儿童汉字错误记忆研究(包括实验1、实验2)、儿童汉语词汇错误记忆研究(包括实验3、实验4、实验5)和儿童汉语句子错误记忆研究(包括实验6、实验7)。结果发现:(1)实验1中,连绵词背景下,儿童真实记忆存在年级差异,高中二年级被试汉字的真实记忆能力好于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连绵词的首字和尾字,均能诱发错误记忆现象;首字对错误记忆的诱发作用大于尾字;不存在年级差异;三个年级均在同形旁同结构条件下产生了汉字的错误记忆,此外,高中二年级被试还在双声同形旁同结构、叠韵同形旁同结构条件下产生了汉字错误记忆,高中二年级对关键诱饵字和无关字反应时均比学过字投入了更多的认知资源。(2)实验2中,汉语词汇背景下,高中二年级汉字真实记忆能力高于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被试;小学五年级和高中二年级被试在同音节同声旁水平下对易混汉字产生了错误记忆现象,而初中二年级被试在所有水平下均没有产生错误记忆现象;高中二年级对关键诱饵字的错误再认率低于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词汇背景对汉字的错误记忆有一定的削弱作用。(3)实验3中,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真实记忆增长,对汉语形容词关键诱饵词的错误再认率降低;同字同义关联条件下,三个年级均出现了汉语形容词错误记忆现象;异字同义关联和反义关联条件下,只有高中二年级被试出现了错误记忆现象;随着年龄增大,到了高中二年级阶段,儿童汉语形容词错误记忆出现消极偏向。(4)实验4中,汉语形容词双同义词条件下,儿童真实记忆随着年级增长而增加,错误记忆却呈倒“U”型发展,初中二年级对关键诱饵词的错误再认率达到了与学过词正确再认率差异不显著的程度;在双同义词条件下,汉语形容词错误记忆在初中二年级存在积极偏向,到了高中二年级转为消极偏向。(5)实验5中,汉语形容词句子背景条件下,高中二年级对无关词的错误再认抑制能力强于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三个年级均产生了错误记忆现象,但高中二年级显著低于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句子背景下汉语形容词错误记忆不存在消极偏向。(6)实验6中,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实验中,儿童句子的真实记忆随着年龄而发展,高中二年级比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好;三个年级的被试均出现了句子错误记忆现象,对关键诱饵句的错误再认没有年级效应,且初中二年级被试的错误记忆达到了与真实记忆相当的程度;把字句和被字句均出现了错误记忆现象;把字句的错误记忆量上大于被字句,反应速度上快于被字句。(7)实验7中,语篇背景下,高中二年级被试真实记忆优于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被试;三个年级的儿童均对与语篇背景意义高关联的汉语句子产生了错误记忆,且高相关关键诱饵句的错误记忆达到了学过句真实记忆相当的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对与语篇背景低关联的关键诱饵句也产生了错误记忆现象。在三大系列实验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认知中,错误记忆具有普遍性和顽固性。(2)对于较低层次的基于知觉的加工如汉字字音加工和字形加工,其字音、字形关联引发的错误记忆相对脆弱,增加学习项的字义关联能够削弱这种基于知觉的加工引发的错误记忆现象;对于较高层次的基于概念的加工引发的错误记忆现象,增加学习项目的数量以及意义背景均会促进错误记忆现象。(3)16岁左右儿童汉语词汇错误记忆存在消极偏向;(4)汉语认知中儿童错误记忆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存在倒U型发展趋势;(5)汉语认知中儿童错误记忆结果支持了激活/监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