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2.0设备端研究及通信硬件平台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ib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工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拥有了更好的性能和海量数据处理能力。与此同时,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复杂度也有大幅度提高。因此,日益强大的计算机与不断发展的计算机外围设备之间就需要有高效、简便和稳定的联接。在这种需求下,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被开发出来。USB总线是一种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外围设备通信的串行总线,以其速率高、使用方便、即插即用、成本低廉和易于扩展等优点,获得众多电子厂商和消费者的支持,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计算机和计算机外围设备互联的首选方式。本文对USB总线系统中的设备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协议解读;USB2.0数字IP核设计;USB2.0设备端系统设计、实现和应用;并且完成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局域网SoC系统开发的硬件平台设计。文中首先从计算机总线的概念入手,介绍计算机总线发展趋势和几种先进的总线协议,引出USB总线,重点介绍USB总线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优势。然后,论文从设备端的角度解析USB2.0协议,分析USB2.0协议的总线系统结构、电气特性、通信结构、信息格式和传输方式,对实现过程中应用到的UTMI协议也进行了简单叙述。在USB2.0协议解析完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USB2.0设备端的数字IP核设计方案。该IP核按照系统功能被分UTMI模块、协议层模块、端点控制与状态寄存器模块、存储器接口仲裁模块和Wishbone接口模块,共六个模块。文中对这六个模块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为了更好地研究USB2.0设备端,实现了一种基于USB2.0设备端的数据传输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便携式实时图像系统、USB2.0编程器和802.11 a/b/g/n MAC层实现。文中将该部分内容分为系统组成、硬件设计、固件程序设计、驱动程序设计、FPGA控制代码设计、系统验证及应用,共六个部分进行叙述。最后,本文完成了一种满足项目实际需求,面向无线通信局域网SoC(System on Chip)设计和验证的硬件平台。文中对该硬件平台的整体方案和架构、系统母板核心架构、FPGA核心板架构、系统验证和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其他文献
由于数据、视频等业务的蓬勃发展,通信网络逐渐从传统的以承载话音业务为主的网络转变为融合的、以承载“三重播放”为主的网络。迅速增长的网络带宽需求对传送网的传输容量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与日立欧洲公司合作,就超高喷油压力对不同汽油机燃烧过程运行性能和废气排放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此配备了具有最佳喷油嘴的常规柴油机喷油器.这种喷
学位
目的: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FDB)是由于ApoB-100与受体结合缺陷导致的遗传疾病,患者因LDL清除障碍而至血浆胆固醇升高。目前认为ApoB-100与受体结合的区域可能与以下四个肽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