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继续深化,国际品牌对于全球市场的争夺空前激烈,广告宣传成为它们抢滩外国市场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外国市场环境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国际品牌选择本土化广告方式作为其征服外国市场的重要手段。现代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商品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宣告情感消费时代的来临。这使得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将其广告诉求从理性诉求调整为情感诉求。在进军中国市场时,面对客观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倾向于在其广告本土化中进行情感广告诉求。他们意识到中国文化对情感的重视能够成为其克服文化差异、战胜其他品牌的有力武器。在本土化广告中用“中国元素”构建文化语境引起中国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来实现广告劝说消费的目的已经成为外国品牌实现广告本土化的重要手段。外国品牌在华成功的本土化广告策略为它们赢得更多的中国市场,给我国本土品牌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国际品牌广告本土化的研究多从营销及跨文化传播等视角出发,从修辞视角对其强烈修辞动机和成功的情感诉求手段进行的分析和研究还属凤毛麟角。本文以外国品牌在华本土化广告为研究对象,从肯尼斯·伯克的同一性修辞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外国品牌成功的在华本土化广告例子的修辞分析,揭示外国品牌广告本土化的修辞动机及实现手段,尝试提出在广告中将“中国元素”融入到品牌名称本土化,广告主题本土化,广告语本土化和广告代言人本土化四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文化语境的理论框架。这一修辞分析清楚地揭示了外国品牌如何通过在其广告中使用本土元素构建文化语境来实现与目标消费者在情感上的认同的整个过程。
本文对伯克的同一性修辞视角的引入,为研究国际品牌广告本土化提供了新的可能。作者希望通过揭示外国品牌在华成功本土化广告使用到的情感诉求手段,本项研究能给我国本土品牌在国内外的广告宣传提供一定的借鉴,使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