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宽恕的理解及其类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恕是一种美德,最早起源于宗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宽恕的内涵做出界定:在认知上,对冒犯者不再有报复性的想法;在情感上,内心的怨恨、悲伤等情绪淡化,体验到对立情绪缓解;在行为倾向上,个体不再有报复性行动,并以善意的举动对待冒犯者;在未来发展上,负面事件的影响减小,不再阻碍个体的发展。国外的宽恕研究较为全面,以Enright和McCullough为代表,包括宽恕的量表编制、干预研究、机制研究等;国内的宽恕研究偏少,缺乏理论建设以及实证研究,部分研究甚至将宽恕与有关概念相混淆。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大学生是否理解宽恕的内涵以及大学生的宽恕类型等。拟通过本研究,明晰有关概念内涵的区别,考察大学生的宽恕类型,以进一步丰富宽恕的实证研究,也可以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一是宽恕内涵的调查以及宽恕情境的选择。结果表明:大学生能对宽恕等有关概念作出区分;其次筛选出人身伤害、情感伤害以及财产损害作为宽恕的研究情境;最后推断行为意图以及后果严重性程度可能会影响宽恕倾向性。   研究二是对宽恕及有关概念内涵的界定。结果表明:大学生能正确理解宽恕、原谅、和解、容忍等概念内涵;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对不同概念内涵理解存在差异。   研究三是对宽恕影响性因素的研究,主要考察行为意图以及后果严重性程度对宽恕倾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情境下,大学生对身体伤害的宽恕倾向性最高,其次是财产损害,最后是情感伤害;大学生倾向于宽恕无意的冒犯行为和伤害后果严重性低的事件。   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宽恕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之间存在差异,大学生的宽恕类型依次是社会和谐的宽恕、爱的宽恕、法理要求的宽恕、补偿性宽恕、期待的宽恕、报复的宽恕;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被试在宽恕类型上存在差异;在不同宽恕类型上,不同年级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是河南省重点开发和培育的一项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是全世界唯一一项连接两座千年古城的国际马拉松赛事。举办这项比赛极大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