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差评中的抱怨策略研究——以淘宝网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而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文本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国内最大的购物网站-淘宝网中选取差评作为语料,分析这些差评中使用的抱怨策略。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找出淘宝网差评中所使用的抱怨策略。通过参考 Olshtain and Weinbach(1987),Trosborg(1995)和Laforest(2002)对于抱怨策略的划分以及对从淘宝网上收集来的1059条语料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一个抱怨策略模式。它包括7个抱怨策略:策略一暗示、策略二表达烦恼或不满、策略三明显抱怨、策略四请求改变、策略五潜在威胁、策略六威胁和策略七诅咒和咒骂。其次,这些策略的分布情况是:策略三明显抱怨占98.58%,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抱怨策略;策略二表达烦恼或不满占35.03%,是第二种最常用的抱怨策略;第三种比较常用的抱怨策略是策略五潜在威胁(12.93%);策略一暗示,策略四请求改变,策略六威胁以及策略七诅咒和咒骂使用的频率不高,分明占0.94%,8.78%,5.95%,3.87%,其中策略一暗示是使用频率最低的抱怨策略。总的来看,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使用的抱怨策略主要集中在“明显抱怨”和“表达烦恼或不满”。但在具体的抱怨策略使用比率上有所不同。就抱怨策略的种类来看,本文提出了2个新的策略,分别是“潜在威胁”和“诅咒和咒骂”。此外前人对“请求改变”和“威胁”2个策略并没有进行细致的讨论,本文则是补充了这点,讨论了这2种策略具体的实现方式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其他文献
在美籍华裔作家中,毋庸质疑谭恩美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随着她四部小说的畅销,即《喜福会》(1989)、《灶神之妻》(1991)、《百种神秘感觉》(1995)、《接骨师之女》(2001),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描述了黑人女性通过“重塑记忆”克服奴隶制创伤的过程。本文从心理分析女性主义角度探讨了小说女主人公在一个男权结构的语言
本文通过内省法和追溯法分析受试CET-4段落翻译答题过程,主要探讨CET-4究竟考查了什么。本研究主要从受试的策略使用以及段落翻译所考查的语言知识两方面展开,包含三个研究问题
对LabVIEW软件的特点、功能作了阐述,介绍了其在旋风分离器内筒减阻装置试验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采用LabVIEW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试验及研发工作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提供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  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增多,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示语作为在华
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进入二战后学者们所谓的“丰裕社会”,亦“消费社会”。这是一个物品高度丰富的社会,面对着日常生活中大量充斥的大众文化产品,人们潜移默化中受到物的影响和